浅谈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doc

浅谈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doc

ID:14150000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6

浅谈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doc_第1页
浅谈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doc_第2页
浅谈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华东师大课程与教材研究所孔企平博士认为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向。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的关键词是“自主、合作、探究”;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

2、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其中,与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如何用好这两种新旧相对的学习方式呢?前提条件是正确理解它们各自的独特作用。一、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一)从专业述语上分析传统的数学教材在内容呈现上全部采用陈述性方式,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即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的接受式学习。在数学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数学实验教材以图片、卡通对话为方式的情景问题代替了过去的文字陈述的问题。相应地,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

3、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二)从对学习的作用上看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它的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接受学习也有其强调接受和掌握的被动的一面。长期地过于强调单一的接受学习,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和冷落,忽视发现

4、与探究。对学生来说,长时间的、持续的学校生活,如果主要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方式学习,难以保证他们走向成年后,能够独立思考、富有个性和充满自信,并且具有强烈的杜会责任感。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探究学习也

5、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尊重事实,客观、审慎地对待批判性思维,理解、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关注好的事物等。二、把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相融合3教师要面临对新旧学习方式的把提问题,这需要教师善于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每门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生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更多时候,教学过程中是把两种学习方式互相渗透、融合。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教学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我要求学生一口气写

6、出几个循环小数,让其产生烦琐的感觉,提示学生尝试用一种简便形式表现出来,学生纷纷发挥想象,用各种符号来表达。接着我把大家的结果展示出来,面对琳琅满目的表示法,学生很活跃,我把握时机切入问道,如果不预先告诉打招呼,别人能明白这此表示法的意思吗?最后告诉学生,为了便于交流,我们约定俗成“循环节”写成“?”,这也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同样是运用原来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接受学习,但它不是消极地学习、机械地接受。如此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平等、民主地进行对话,学怎么不以愉悦、积极的心态中接受新知识呢?每门课程的一些关键知识、核心概念和规律、原理,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主

7、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才因为“理解”而“牢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单元重难点,不少老师吃过同样的苦头,怎么学生总是记不住“底乘高除以2”这么简单的公式?这就是学生对公式的来龙去脉理解得不彻底。这课时,我们必须要大方地、毫不犹豫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放手让他们去畅谈,去争论,更重要的是交由他们自己去验证!“除以2”自然根深蒂固。把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融合运用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精简地提问。我们懂得了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小学数学教学,肯定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