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07203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独立学院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独立学院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探讨 【摘要】在有条件的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意识,鼓励本科生及早进入研究领域,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人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但是,我国各高校多年实践下来,本科生科研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目标,独立学院的实践还尚未形成体系。课题组通过发放问卷、教师座谈等方式调研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为代表的独立学院本科生科研状况,揭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重要关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科研创新型人才关系 本科教育提倡的“双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独立学院的重视。作为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重
2、要手段和途径,科学研究活动有着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我国独立学院很少在此方面进行有效实践,部分公立院校多年实践下来,本科生科研的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目标。 一、本科教育科研训练发展的主要特征 而随着高等教育发展以及人才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本科生科研的作用和内涵有了新的拓展与强化,并逐渐显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本科生科研训练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手段 在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本科生已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和要求的前提下,作为培养本科生创造能力的主要手段,本科生科研成为高等教育的不二选择。纵观国际,提倡和强化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3、已成为教育发达国家为提高人才创新质量而采用的基本对策。 (二)本科生科研对本科生来讲是一种必要的学习经历 本科生科研主要是基于专业知识学习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活动,实质上是深化的专业性学习。本科生科研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种课堂之外的实践学习体验,促进其“做中学、学中做”,以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接受基本的科研训练将会是高等教育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 (三)本科生科研已成为高校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 本科生科研从本质上讲是教学的一种形式。通过本科生科研,学校帮助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由完成式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综观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科生科
4、研已是高等教育先进国家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独立学院本科生科研的基本现状 为切实提高我国大学生素质,各级共青团组织举办了不同层次的学术科技竞赛。以我校学生为例,学生可以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及我校积极参与并取得优秀成绩的数学建模大赛等活动。课题组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和约谈方式,了解其他独立学院本科科研情况,并结合我院学生科研实际,反映出以下主要问题: (一)参与学生数量少、科研活动往往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由于缺乏足够的鼓励性政策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公立学校多把科研的重点放在研究生层次上,对于普通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基本上不管
5、或处于放任自流的状况。 (二)当前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短缺是不争的事实。相当一部分教师也处于无经费搞科研,更别提学校拨付专款提供给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了,经费问题仍然是限制高校科研上档次、上水平的制约因素。 (三)目前在我国高校,专业教育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辨证统一也还未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素质的发展就不能不受到课程配置专业化的种种限制。本科生的科研是经过几周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来完成。 (四)目前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因为成才的愿望和就业的需要,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意识。在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在导师的正确指导和悉心帮助下,通过艰苦的工作
6、,往往能取得预期的科研成果。但因为处于自身的前途考虑或经济利益的驱使,有时造成不必要的竞争或学校知识产权的流失。 三、独立学院“双能力”培养对于加强学生科研训练的需求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强调“三个为中心”,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忽略了课外,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以教材为中心忽略了实践,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独立学院本科生的科研训练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导向方面 “科研项目具有价值导向功能,使学生在科研项目过程中将情感思想和需要积极投入到研究课题中,矫正他们已经逐步形成的世界观
7、、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智能发展方面 科研是运用知识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研究和实践的过程,本科生在科研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个知识内化到外化的过程,而智能就是在知识内化和外化的循环运动中发展起来的。 (三)创造性思维培养方面 “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很强的创造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以各种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收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的培养为基础”。 (四)塑造踏实向上健康学风方面 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