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区别特征分析.doc

“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区别特征分析.doc

ID:14103759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区别特征分析.doc_第1页
“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区别特征分析.doc_第2页
“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区别特征分析.doc_第3页
“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区别特征分析.doc_第4页
“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区别特征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区别特征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VP之前”与“没(有)VP之前”区别特征分析  [摘要]一般认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是形成整个句子所要表达事件内在时间结构的重要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动词或动词性词语来描述事件或状态,解释句式运用的现象,特别是对汉语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无疑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事件;典型框架;语境  Abstract:Itisbelievedthattimestructureofaevent,whichformingasentence,reliesonverbsorverbalphrases.Fromcognitivelinguisticperspective,it

2、isofpracticalimportanceforChineseteaching,especiallyteachingof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todescribeaeventorstateandexplainphenomenaofsentencestructureaswellasusages.  Keywords:event;typificationframework;contexts    一、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说起    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中有这样的一组句子:“《马上文通》等语法书没有问世之前,汉语早就存在

3、着语法”和“《马氏文通》等语法书问世之前,汉语早就存在着语法”。书中认为两句的语法分歧在于一句用了否定词“没有”,一句没用,而意思完全一样[1]。这组句子意思是否完全一样,暂且不论。要理解或表述这样类似的语句,对于我们这些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单凭所谓的“语感”,并不会出现什么错误,但对于那些以汉语为外语的人来说,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以下几例就是外国留学生根据相似例子造出来的句子:  (1)a.买东西之前,你要讲好价钱。[WB]*b.没(有)买东西之前,你要讲好价钱。  (2)a.出门之前,你别忘了带好钥匙。[DW]*b.没(有)出门之前,你别忘了带好钥匙。  显然,上述(1

4、)、(2)组句子中,a全部合格,b句子不合格。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况?为便于论述,在此且把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记为“VP”,上述(1)、(2)中a记作“VP之前”;把b记作“没(有)VP之前”。本文不仅从“VP之前”和“没(有)VP之前”这两种表示的时间结构特征进行阐释,而且以这两种时间结构之后的主句为重点,从典型框架、语境等方面展开分析。    二、“VP之前+VP1”句式框架特征分析  5  根据Vendler(1967)、Smith(1991)和Olsen等人对语句情状的划分,即把情状类型分为两大类:状态和事件。这里的情状是指时体范畴,我们把表示活动、结束、实现情状事件

5、的句子叫事件句;把只描述某种静态的存在,叫非事件句。这类句子所有特征包括[—动态]、[+持续]、[—有界]。由于其在每个时点上都完全一样,因而此类句子具有均质(homogeneous)的特征和结构[2]。  一个事件内在时间结构至少包含起始时点(inception)、终结时点(termination)或两点之间的持续过程(duration)”。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是形成整个小句所表达的事件内在时间结构的重要基础。如果用VP表示小句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那小句表示的事件就为“事件VP”。用——→表示时间轴,用T(time)来表示时间,事件的时间结构就可以描述为(图1)[3]:   

6、 事件VP发生或出现的起点为时点T1,终点为时点T2,线段T1T2为时段,表示事件的过程。对于单个动作的事件句,如果以一个较长的时间为背景(timesetting),那T1T2就可以视为一个时点;多个单个动作事件的重复就可以看成活动类事件。事件VP的外部时间结构,为T1T0和T2T3。如用“之前”或“前”“以前”等作标记,来表示事件发生之前的外部时间结构,那就是以T1为端点,方向T0的射线。事件VP之前的时间可表示如下(图2):    这样的几何示例,似乎并不太符合人的心理认知结构(cognitivestructure)。大千世界中,人们把握时间概念

7、中的时点时,尽管由于文化习俗差异的原因有个别例外,但一般情况都倾向于“守时”。如汉语中有人如此表述:“八点之前,宴会厅见。”若根据上述图2示例,“八点之前”所有的时点,都应当算在内。但实际上,你如果在七点,甚至是六点就到达,既不一定是邀请方的意愿,又不一定有益于你个人,除非特殊情况,如交通、天气不方便等原因,是你不得不在六点到达。当然,你在七点几十分、接近八点到达,应当是双方最为接受的时点。这就是人们对“守时”概念“典型”(typification)的心理认知结构。  (一)“VP之前+VP1”句式框架的典型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