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ID:14099326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6

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策略研究_第1页
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策略研究_第2页
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策略研究_第3页
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策略研究_第4页
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在阐述工程素质内涵和必要性的前提下,分析了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程素质;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芮丽?,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张文斌,硕士,副教授,公路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172-04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它更侧重于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较大

2、的提升,尤其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步较快。但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非技术性素质有待提高,故工程素质的培养已备受关注。  一、工程素质内涵  欧洲工程师协会联盟在1992~1993年提出的“欧洲工程师”16项素质要求中,属于技术素质方面的要求有2项,属于非技术能力方面的要求有14项。也就是说,技术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培养工程师的过程中并不是最重要的。这里需要阐明本文中的“技术性素质”与“非技术性素质”的具体含义。  “技术性素质”,就是指工程师具有完成其所承担的工业生产部门的“设计、制造、运行、施工、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支持在面对实际工程任务时

3、做出“会不会做”的回答,这种知识和能力是工程师必备的最基本素质。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针对学生的专业进行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  “非技术性素质”,则是指学生或工程师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具有的工程师意识和职业迁移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沟通合作的能力。具体地说,工程师意识就是支持他们在面对实际工程任务时,做“值不值得做”、“可不可以做”、“应不应该做”等回答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以往的实践和对未来发展形势的预测,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非技术性素质发挥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甚至超过了技术性素质。  纵观世界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潮流,工程师意识将成为影响

4、21世纪工程科学与技术的最重要因素;职业迁移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将成为21世纪工程师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工程素质教育的观念必须改变。所谓工程师意识,指的是工程技术人员在承担具体任务时所具有的良好的责任意识、成本意识和市场意识;所谓职业迁移能力,主要是指通过高等教育培养的工程师,应具有自我获得知识、迅速换职业的能力。  工程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①有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②有比较扎实和宽厚的技术科学基础;③受到必要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的训练;④有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其中,重视工程意识

5、、工程思维、工程方法的培养,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  工程素质教育要通过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环节的训练,养成工程实践能力,继而内化、升华成工程素质。教育者如何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促使这种“内化”、“升华”是实践工程素质教育的关键。  笔者认为,学校主要有三个功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是课程,能力培养主要靠训练,而素质的提高必须经过“内化”和“升华”。故工程素质并非靠课程就能获得,强调的是一种过程,是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能力和素质的过程。它不仅是胜任工程岗位所需的,而且是在本专

6、业领域内适应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高职生工程素质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升,但对工程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力度不够。正如部分高职院校领导所说:“一味地强调或加大对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力度,忽视或弱化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很多毕业生专业技能高,但职业素养偏低,毕业后只能适应单一的岗位需要,迁移能力、岗位适应性明显较弱,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创新开拓意识,以及抗压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减弱。”目前,高职生工程素质的欠缺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缺乏工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三是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

7、问题的能力不足,四是沟通交流能力不强,五是缺乏全局观和大局意识。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关键是“技能型”与“技术型”的定位模糊。技能型指的是培养学生在某一特定岗位上的操作能力,一般不要求或粗略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操作原理及理论知识。技术型人才除具备特定岗位的操作能力外,还应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有所发展和创新。  2.人才培养体系缺乏特色。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上基本相似,没有本质差别,导致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片面追求技能教学,技能与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