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46584
大小:3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泾干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泾干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李良义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A.客观记载历史事实B.公正评价历史事物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D.辩证看待历史现实【A】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
2、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 A.诸侯B.卿C.士D.商人【C】3、资料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资料乙:“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资料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资料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请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丙甲乙丁D.乙丁丙甲【C】4、《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
3、,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应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B.生产方式落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D】5、“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C】6、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
4、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要求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7、1919年,目睹“洋火”对中国市场的垄断,31岁的刘鸿生非常悲愤,决定办火柴厂,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1930年,“鸿生”与几家火柴厂合并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挽救了当时摇摇欲坠的火柴业。大中华火柴畅销大半个中国,打破了“洋火”一统天下的局面。这说明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顺利B.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C.民
5、国的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实业家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D】8、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9、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D】10.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
6、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 【D】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①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巧合②鸦片成为引发战争的原因是个偶然③鸦片战争的爆发与世界历史发展大潮密切相关 A.①②③B.②③ C.③D.①②【B】12、《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7、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C】13、“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此言论针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A】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