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972031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对当前高校美术教学中文化取向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当前高校美术教学中文化取向的思考 摘要:高校美术学应“与时俱进”,在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采取对外来文化辨证的“扬弃”,树立“大文化”观。 关键词:当前;美术教学;文化取向;思考 当前高校美术在教与学的环节中,文化取向的定位非常模糊,笔者根据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深感忧虑。很多高校的美术教学采用工作室制,这是源于建国初期向苏联学习的结果,以我国著名的中央美院油画系为例,工作室采取的是导师制,最初授课均以主要教授命名的工作室分类进行,第一工作室命名为“吴作人工作室”,第二工作室命名为“罗工柳工作室”,第
2、三工作室命名为“董希文工作室”,这三个工作室就其源流与学术特色而言,一为西欧学派、一为苏联学派、“董希文工作室”则自成一家,定位是非常清楚的。至今又有了培养创造精神的第四工作室和油画研修工作室,目标不同,风格各异。在一所国家级的重点美院里,自然无可厚非,它拥有众多出类拔萃的画家及美术教育家,招收的也当然是全国优秀的美术学生,在综合能力较强的情况下进行重点突破和个性发展,毋庸置疑;但是事物往往具有双重性,国内众多院校纷纷效仿,如雨后春笋般统统成立工作室,分科之学蔚然成风,将基础尚且非常吃力的学生早早分类,将还未进校的学生
3、提前分科。油画专业的学生不要说画中国画,很多甚至不知道“画圣”吴道子,这样的现状,不知道一代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地下有知将作何感想,而作为一名拥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人又将如何自审。 在传统中国画传世名作中,我们可以欣赏、分析、体会到很多的传统文化精髓,以明代初期著名画家王绂的《山亭文会图》为例:整幅画面气势恢弘,表现的是当时文人清高、洒脱的一个生活侧面。在画的构图经营方面,从下至上形成两个优美的“S”形,舒缓恬静,仿佛世外桃源一般,充分应用了多点透视的表现手法,画面上段的山峰如天外飞至,通过山间云雾衬托,却又合情自然;中
4、段的山坡亭台楼阁隐现,从其房屋的依山而建,山间行人顺道而下暗示的曲径直达画幅下端近景的草亭,草亭中人物表情各异,近旁小溪淙淙流过,直至画面最下端。河中泛舟的文人,顺溪而上,顾盼而行的文士和琴童;纵观全图,最上段大面积为灰白,以几个隐约的小山峦,衬托山势的悠远。小篆和隶书的题款却又让画中整个构图盘旋直取画外,闲适、幽雅之气油然而生;最让人拍案称绝的是画中树木的布置,房屋楼台的摆布,竟隐含易经之理,妙合阴阳之术,更别说远近、虚实、笔法、设色等精妙的处理,让人总觉得合情合理,观者无不身临其景。却又纳闷,此景只应仙家有,何曾人
5、间能光临。我们真正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种审美的绝佳诠释;画内画外的功夫,需要的是诸多文化的自然释放。任何心浮气躁、哗众取宠追求表面形式,流行元素的做法都是短视的。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至今仍以西方教学模式和理念占主导,从基础教学开始,清一色西方造型的石膏像写生,理智冷酷的光影、空间、体积的刻画,有时还附合着前苏联契斯恰可夫教学体系中无休止的分块分面,随处可见的亚历山大块面石膏像就是最好的例证,经过几年“洗脑”,中国传统的神韵之美,意象之妙再难闪现,能突出重围的当属凤毛麟角;不仅如此,1970、1980年代大量的
6、西方文化的涌入,披着个性解放外衣的“前卫”3艺术,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于从衣着打扮就能分辨是什么专业的学生,像极了要申请艺术的吉尼斯世界记录、西方有的我们要有、不仅要有,我们还要比他更“高”,不知道世界上尺寸最大的油画是不是在我们中国。但造价颇为不菲,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全景油画馆我国已有多处,不知如今能依靠门票收回多少成本,抑或真正具有多少文化价值。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确实太快了,文化之林新添了不少新面孔,“卡通文化”、“网络文化”甚至“非文化文化”一波未息一波就泡沫漫天,“新兴人类”的语言你已经无法在《新华字典
7、》甚至《辞海》上查到。 高校美术专业众多文化公共课的设置,明显存在导向上的偏颇,一门《大学语文》其深度和要求恐怕只相当于高中水准,其他科目就直接是取得学分的幌子。在学习西方油画的课程中,只有简单的临摹、写生课程,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文艺理论和历史,社会的背景作铺垫;在这里以“象征主义艺术”为例子,我们熟知的画家蒙克,他的作品以《呐喊》为代表,表现的是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画家刻意表现死亡、忧郁和孤独,画家是这样描述他这幅名作的:“我和两个朋友一块儿赶路,太阳落下去了,天空变得血红,,我好像感觉到一股忧伤的气息。我停下来,
8、靠着栅栏,极度疲惫;在城市和峡湾上空,一片深蓝,飘荡着几片似血、似火舌的云彩;我的朋友继续我们的路程——我留在原地,惊恐得簌簌发抖,我好像听到了大自然巨大而无尽的吼声”。这就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呐喊》这幅名画的内涵。而这理论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在19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几乎认为绘画就是客观地描摹自然,只有到了1880年代,以后人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