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938421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加强教研组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强教研组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成败。教研组长作为学科学术和师德的带头人,应带领教师敬业爱岗铸师魂,科研兴组育师品,专业引领挑重担,一专多能练内功;努力打造一支符合新课程素质教育要求的师德优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 的教研组队伍。 【关键词】学校;教研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组建设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又离不开教研组长强有力的组织负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课程改革的成败,只有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引导、激励每一位教师
2、向专业成长的目标挺进,才能把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教研组长要确立教研组建设的目标及发展规划,善于针对本学科特点,在实施新课程中提炼出真正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引领教研组、教师的专业成长。 1努力创建敬业爱岗、学习发展型集体,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无德无以为师,学高为师。创建敬业爱岗、学习发展型集体是开展教研组工作、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教研组长首先要正确引导教师学习领会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新方法,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在人心浮躁的现实生活中安贫乐道,甘于寂寞,始终守住心灵的一方净土,教书育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3、),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要致力于建设团结、文明、勤奋、进取的良好“组风”,经常帮助教师解除某些思想疙瘩,消除一些同志间的误会、隔阂;要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关心全组教师的工作生活。 假以时日,一个互助、互学、互谅、互不保留、互无猜忌的和谐文明集体逐渐形成以后,每个教师遂能在这个集体里敬业爱岗,学习发展。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实现教师自身职业发展和提升价值的需要。大家聚心凝神,由单兵作战走向抱团前行;凝聚力增强了,就可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教学积极性,不断提高全组的战斗力。 2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
4、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组是学校学科教师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合作群体,是教学实践的共同体,校本教研归根结底要靠教研组来支撑、落实。“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一个没有教研活动的教研组是缺乏生机的,也是名不副实的。探索建立有效的组本教研机制,有利于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教研组长要树立科研兴组的理念,在教研活动中坚持走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路子。集体组织的教研活动应有比较固定的时间(教研组例会是其一)和明确的课题,内容一般为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探讨教材教法、关注教学热点、分析教材难点与重点、编选校本教材、借鉴教改经验以及听、说、评课和集体备课等
5、;通常都采取集体研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方式。这种“以组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最为有效的方法。教研组长还要把学习名师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来抓,因为他们都有广博的知识素养,甘为人梯的敬业精神,独特有效的教学风格和精湛多彩的教学艺术,是每个教师当之无愧的学习楷模,汲取他们的智慧引领我们的教学实践,这也无疑是教研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研是教师幸福之源。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6、教”保障学校的生命,“研”则提升教师的品质,就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方面来说,也是个人走出“教书匠”的巢窠迈向“教育家”的必经之路。现代教育的发展最终需要的是那些具有较高品位的学者型教师,因此,以个人为主的教学研究活动必不可少,同集体教研相辅相成。自由争鸣,能者为师。教研组长要引领教师通过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等多种途径与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充分发挥专业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教研组是培养教师的基地,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发展提高的摇篮。教师的专业发展虽有多种途径,而充分发挥专业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立足岗位求发展则更为实际
7、和有效。专长教师与青年教师都是一个教研组的中坚力量。专长教师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教研组水平的高低。专长教师是学科带头人,无论是专业知识技能,还是课堂教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其一技之长,所以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往往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并且深受学生欢迎。当专长教师被全组同行认可后,必定会成为全组教师自觉学习的榜样,从而有力地促进组内教师队伍建设。 教研组队伍建设,更重要的须放眼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是教研组的未来,他们富有朝气,思维活跃,接受力强,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储
8、备,但对于教学工作而言,实践经验还在萌生状态。我们一方面要让富有教学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为传帮“对子”,对青年教师主动扶持引路,使其尽快度过“实习期”,勇挑重担。另一方面也要把青年教师安排在主要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