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脂加工中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

松脂加工中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

ID:13925478

大小:1.43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松脂加工中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_第1页
松脂加工中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_第2页
松脂加工中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_第3页
松脂加工中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_第4页
松脂加工中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脂加工中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然树脂生产工艺学课程作业第一次作业:1、松香生产中常遇到中油不够熔解用的情况,此时应补充优油作熔解油还是用重油作熔解油?分析它们对脂液澄清分离、脂液蒸馏、松香质量有什么影响。答:在生产上当中油不够熔解用的情况,此时应补充优油作熔解油,而不要加重油作熔解油,否则,会造成在生产中的脂液澄清分离、脂液蒸馏、产品质量上的严重影响,形成生产上的恶性循环,对生产及为不利。影响:A、在松香生产中加入溶解油可降低脂液的密度和粘度,脂液的比重变小,澄清时脂液浮在水层上面,脂液与水层的重度差增加,有利于从脂液中分离出杂质和水分,加熔解油量控制在35%-40%范围,在保证了脂液澄清

2、效果的前提下,可用32-36%的含油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B、用重油作熔解油时,由于重油中含有较多的高沸点倍半萜烯成分,使得蒸馏脂液时要用更多的活汽把它们蒸馏出来,蒸馏操作的负荷增大,消耗更多的蒸汽,增加了生产成本。C、用重油作熔解油时,由于重油中含有较多的高沸点倍半萜烯成分,要把它们蒸馏出来就得提高蒸馏的温度或是延长蒸馏的时间,造成脂液蒸馏时树脂酸的氧化和加剧热异构作用,使得松香的颜色加深、结晶趋势大,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第二次作业:1、已知某螺旋输送机叶片外径为315mm,用76×8mm的空心管作螺旋轴,现要更换3圈叶片,试求出叶片展开图(要求CAD作图)

3、。2、某螺旋输送机每小时输送15吨松脂,试确定螺旋输送机的螺旋直径和电机的额定功率。已知:S=0.8D;n=85r.p.m;ρ=1.03;φC=0.25η=0.88;ω=10;k=1.3H=8.8m;α=22°第三次作业:1、某松脂的出香率为75.5%,含油量为17.5%,求澄清脂液含油量为37.5%,熔解进料为1.85吨松脂/锅时的加油量。解:解:A=75%×1.85=1387.5(㎏/锅)B=17.5%×1.85=323.8(㎏/锅)C=37.5%X=×A-B=515.4(㎏/锅)相当于299.6(㎏/T)2、在松脂加工的熔解工序中加入草酸作脱色剂,讨论加草

4、酸脱色的基本原理和作用。第四次作业:1、某澄清锅内脂液温度为90℃,水的密度ρ1=965.3㎏/m3,脂液的密度ρ2=936㎏/m3,脂液的粘度为η=15cP。分别求水粒直径为d1=2.5mm;d2=0.25mm;d3=0.025mm时的沉降速度和沉降1.2m所需的时间。2、某澄清锅进料W=3.5m3/h,澄清锅的直径为3.5m,求生产工艺条件下可沉降水粒的直径是多少?已知:η=15cP;g=9.81Δρ=ρ1-ρ2=29.5kg/m3第五次作业:1、某间歇蒸馏在常压下分三个阶段进行,在一级锅蒸出优油(占蒸出总油量的45%,温度从120℃-150℃),在二级锅中

5、分别蒸出中油(占总油量的45%,温度为150℃-180℃)和重油(占总油量的10%,温度为185℃-195℃)。每锅生产松香1350㎏,其中松香含油量为2.2%(重油,以长叶烯为主),进料脂液的含油量为37.5%,取各阶段的汽化效率E优=0.85;E中=0.78;E重=0.70,计算蒸馏松脂的水蒸汽量。已知:优油的平均分子量M优=96%×136+4%×204中油的平均分子量M中=75%×136+25%×204重油的平均分子量M重=20%×136+80%×204长叶烯、石竹烯分子量M=204解:优油的平均分子量M优=96%×136+4%×204=138.72中油的

6、平均分子量M中=75%×136+25%×204=153.00重油的平均分子量M重=20%×136+80%×204=190.4长叶烯、石竹烯分子量M=204每锅纯松香量W香=1350×(1-2.2%)=1320.3㎏nR=1320.3/302=4.372(k·mol)每锅脂液中松节油总量=810(㎏/锅)1.计算优油段的蒸汽消耗量:进入一级锅时松节油的平均分子量M1M1=45%×138.72+45%×153+10%×190.4=150.31一级锅中脂液的松节油量nA1=810*(1-0.022)/150.31=5.270(k·mol)蒸完优油后(进入二能锅时)松节

7、油的平均分子量蒸完优油后(进入二能锅时)松节油的量nA2取优油阶段平均温度T1=(120+150)/2=135℃T1=140℃,查P136表图3–49得:优油的PA=458.4(mmHg)(logPA=7.7483-2101.98/(273.2+140)代入M.C.Adams公式S优=5.0836(k·mol)=91.51(㎏·活汽)优油阶段平均油水比555.6×40%:91.51=1:0.33说明:因PA值随着蒸馏液中含油量的降低而不断变化,如能把优油阶段分段进行计算,如以每段10℃进行计算,算出的数值更精确。2、中油阶段的蒸汽消耗量计算:中油段开始时(蒸优油

8、结束时)松节油的量nA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