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智慧

加强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智慧

ID:13899914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4

加强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智慧 _第1页
加强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智慧 _第2页
加强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智慧 _第3页
加强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智慧 _第4页
加强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智慧 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智慧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加强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智慧加强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智慧  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曾经说过,“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做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这段话提醒我们,语文课堂的教学预设无论怎样完美,实际的价值都必须与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紧密结合。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一堂课的课堂教学必须解决所有的生成问题,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好课”呢?  记得某专家

2、讲到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案例:有一次观摩课,一名教师讲授贾平凹的散文,师生在整堂课上讨论的都是动人的刻画、真挚的情感。临近下课,一学生提出相反的问题说:“老师,我怎么感觉他的感情有点做作呢?”老师肯定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后,接着说:“这个问题可以放在下节课进行讨论。”就对本堂课进行了小结。专家评点道: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问题,应马上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就此打住。对于专家的这种说法,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说得好:“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而对

3、文本意义作随意理解和解释。”课堂还剩几分钟,教师直接告诉答案是不可能的,和大家一起讨论又会占用较多的时间,何况这个问题解决不完怎么办?拖堂吗?那就会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也影响了其他老师下节课的教学,说不定占用一个课间也解决不完呢;再者说,这堂课的重点内容还需要有一个理解、反思和消化的过程,因一个细枝末节的问题而冲淡了整堂课的教学重点,那才是得不偿失。所以笔者认为,重视即时生成的问题,当堂解决确实是一堂课的亮点,但是由于时间不足,学生提出的另类问题不妨放在下节课展开,照样可以解决得很好。这些问题的巧妙处理,不仅体现了

4、语文老师的学识修养,更体现了语文老师的教学智慧。  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除了时间不足,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放在下节课解决呢?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查询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讲授《木兰诗》,临下课时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环节,她在以后的教学随笔中写道:“范文澜先生说过,乐府诗中有双璧——两块美玉——《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木兰诗》反映了古代女子刚健的风格,这类反映古代女子刚健风格的诗很少见。这时,一个女孩子扑哧一笑,很不以为然。我觉得自己没讲错,就请她站起来发表意见。她说:‘好是好,

5、不过全是吹牛。你想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军队里的人都是傻子啊?’一下子教室里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古代女子是裹小脚的,战争间隙的时候洗脚,鞋子一脱就出洋相了’……我顺口回答了一句:‘那时候还没裹小脚’,学生就问:‘那么中国古代女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裹小脚的呢?’我从来没研究过,我备课没有想到从《木兰诗》要备到中国古代女子裹小脚的起源,我就说回去查资料。”这个问题课上不好解决,于漪老师课下查阅资料才知道:古代缠小脚是从南唐后主李煜开始的,而花木兰应是南北朝时代的人,她应是大脚。  从以上事例可以得出,在涉及

6、古代文化知识的查询时,老师的知识储备不可能全知全能,有时候课堂上不能及时解决,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个问题需要课下查阅资料才能解决。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和学生一起研究文本,这正是教学相长啊。  二、涉及古代文学典籍的推断  在一次全市高中语文公开课上,某老师讲授《垓下之战》时,正提出项羽写的《垓下歌》表现了项羽气冲斗牛的磅礴气势,一学生提出“力拔山兮气盖世”一诗不是项羽所写,理由有两点:①项羽幼时不读书,是个粗人;②《史记》是文学作品,存在虚构,这首诗肯定是司马迁为了表现

7、项羽的英勇,捉刀代笔。于是,全班同学开始议论纷纷,讨论了半天,也没理出个头绪。这样一来,就冲淡了整堂课教学的重点,到下课时只好草草收兵。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课堂生成问题都值得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去处理,关键是看它是不是从文本教学的重点中生发出来的。《垓下歌》的作者问题不是这堂课的重点,也不可能在课上马上解决,因此只能鼓励同学课下多方寻找论据,自圆其说。  所以,在涉及古代文学典籍的推断时,应大力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在课下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的书籍,以及互联网的资料,学会多方寻找证据,学会理性分析,学会与人合作研究。

8、这样的话,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三、涉及传统道德观念与当代价值观的碰撞  最近一次,笔者在教授孙犁的《荷花淀》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段,目的是体会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参与朗读的同学读出了感情,全班同学连连叫好。这时节外生枝,一学生提出,“水生话别水生嫂说,被鬼子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宁死也要让妻子保住贞节,也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