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141038
大小:58.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9
《试谈加强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谈加强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教学河北省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李运平051800【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关键词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众所周知,职业中学的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所以,他们主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文化课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再有就是他们的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厚,因此,要想提高文化课,尤其是语文课的教学效率,真正提高他们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一
2、、提问适时而止,抓住关键。提问不宜过于频繁,要少而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一个永恒的教学原则。为此,有的教师认为既然要坚持这个原则,老师就要多提问,让学生多思考一些问题,问得越多,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就做得越好,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就越能体现出来。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听过很多实习老师的语文课,在听课中发现个别老师的提问频率太高,在一节课中竞对学生提问了50多次。学生在一个连着一个问题的“轰炸”下,只能“不假思索”地应付老师的提问。一堂课才45分钟时间,真正用在教学的时间一般是35分钟左右,学生却被这么多问题捆绑着、包围着,哪还能有什么时间来进
3、行深入独立思考?如此提问效果肯定不佳,甚至会事倍功半。宄其原因,是教师对提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提问的技巧和策略,没有考虑和观察到学生的反应,只是一种演示备课的过程,一湘情愿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使整堂课变成简单的“问与答”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应该立刻叫停了!那么,怎样的提问才是科学、适宜而高效的呢?我认为,老师应从职业中学的语文教材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或水平实际,抓住关键性提问,老师的提问要有明确的针对性,为突出教学的重点服务,为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服务。二、课堂提问存在的失误。(一)从提问内容看缺乏艺术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启发,启发学生
4、发现。教师的启发体现之一是“提问”。“提问”被看成是激发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但一项调查显示:一般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1/10包含着未知性和矛盾性,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4/5的问题是针对学生的记忆。这说明教师的提问没有启迪学生的思维,而是限于死记硬背。一部分教师因为不能认真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艺术运用不当,运用不纯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他们偏向与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表面的活跃,认为问得越多,就越能体现启发性教学,简单地以热闹的课堂气氛,以学生参与形式的花哨,以做了多少事、演A)了哪些活动项B为判断是否取得实效的依据。常见的提问失误奋
5、以下几种:1.问题缺乏启发性、创造性,是蹩脚的提问,不分巨细,处处皆问,大都是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什么是”等满堂问),是典型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提问,缺少思维价值。2.提问太抽象,太笼统,或者跳跃性很大,不是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缺乏循序渐进的阶梯,致使学生思维跟不上。3.问题随意性很大,缺乏针对性。或者不分轻重,漫无边际,或者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没有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没奋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提问,没奋针对学生思想上的疑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提问,做到有的放矢。4.提问缺乏灵活性,教师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或者在学
6、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追问学生,没有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还奋的教师唯教参是从,因为学生的答案与自己教案预定的“标准、正确”答案不一致而追问不已,无视学生学生思维活跃的现象。1.问题缺乏广泛性,提问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没有根据教学B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B的的选择提问对象。现在奋不少教师往往爱提问少数“尖子”学生,而对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总是怕他们答不出、答不准确而避开他们,特别是开设公开课吋。(二)再以提问的方式来看,缺乏多样性。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很少有学生问教师答或者学生问学生答。问题的拥冇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很明显,在这
7、种种情况下,双边活动流于形式,往往“师问生答”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真正发挥,学生只是在被动地作出反应,没冇调动自己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只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缺乏发现性、创造性、发散性。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说明启发的过程是从“存疑”到“生疑”的过程。“启发”即为心智的开启、思想的发散、潜能的挖掘。启发就是启发学生发现,使学生内心敞亮,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幵朗、心领神会。教师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