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药企业间协同创新探讨分析

我国制药企业间协同创新探讨分析

ID:13891719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我国制药企业间协同创新探讨分析_第1页
我国制药企业间协同创新探讨分析_第2页
我国制药企业间协同创新探讨分析_第3页
我国制药企业间协同创新探讨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制药企业间协同创新探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脑膜瘤http://www.naoliu91.com我国制药企业间协同创新探讨分析  近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市政府、烟台高新区管委会与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共建的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正式落户前述科技园。    据悉,上述生物科技园由烟台高新区和山东绿叶制药集团共同建设,其中项目投资绿叶制药占股71%,政府占29%股份。记者获悉,上海药研所首家分所将主要从事药物新制剂、创新药物、海洋药物和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我们希望能在体制机制上创新,通过整合园区内资源进行开放式创新,共同研发老百姓能用得起的新药,并将中国新药推向国际化。”中科院院士、上海药物研究所

2、所长丁健在签约仪式上如是直言。种种迹象显示,药物创新研发模式逐渐在业内发酵生变。    新研发模式    尽管丁健强调选择烟台主要是因为山东为医药大省,政府的支持力度强,还有齐鲁制药、绿叶制药、辰欣药业等一批科技创新驱动型企业,但他们落户烟台也看中科技园的创新模式和技术平台。据园区内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高度市场化运营”脑膜瘤http://www.naoliu91.com脑膜瘤http://www.naoliu91.com的创新模式,这是对目前国内药物创新体系建设的一种新尝试。    科研机构、药企等多方合作的案例,与此不同的是,有一种苗头

3、正露角,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研发模式是其最大特征。“在国外,新药研发的主体是企业,大学、研究所则着重基础研究。中国恰恰相反,研究主体的不同,使得我国新药研发与市场容易脱节。”专家表示,这种状况目前正在得到改善。    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制药产业链的转移,新药研发步入“技术创新主导企业的竞争策略、以策略联盟推动技术创新”为标志的新一代研发阶段。长期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虽然每年投入很大,却一直呈现科研成果无法有效转化为经济竞争力的尴尬。此外,受制于现有科技资源配置体制的设计,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率和效果长存争议。对此,年初出台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给出明确回应:

4、“规划强调要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增强新药创制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构建高水平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发平台和单元技术研究平台。”    虽说资源配置的现实令协同创新遇阻,但绿叶制药集团研发副总裁李又欣博士认为,以企业为主导的药物研发科技园,正是目前国内研发模式需要改变,并沿着这条路探索的方向。“中国药企都不是足够的大,绿叶与上海药研所合作,实际上就是介于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一种资源整合,有利于加速实现成果的转化。”  脑膜瘤http://www.naoliu91.com脑膜瘤http://www.naoliu91.com  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园在业内开始发

5、酵。受访专家认为,新的研发创新模式更需要多方支持,国家应对研发新产品给予政策优惠,如在财税、定价、进医保以及注册审批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    开放式创新    巢暖凤来栖。正如丁健所言,该分所将衔接上海药研所的基础研究优势,以及创新药物研发综合性技术大平台的综合集成优势,以创新药物研发为科研重点,通过构建创新药物研发的核心技术平台,进行新药发现和临床前综合评价及研究,建立面向社会的创新药物研发与公共服务平台。“当然,烟台分所还有一个重要责任,是为国家的药物研发培育高端人才,形成产、官、学、研紧密合作结合体,带动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向生产力转化,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6、脑膜瘤http://www.naoliu91.com脑膜瘤http://www.naoliu91.com丁健这样介绍他们对首家分所的定位。    在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记者还注意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国家药物筛选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以及与新加坡ABio公司合作建设生物技术中心、与日本CRO公司合作建设的国际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等平台已相继落户于此。采访中,多位受访者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个问题,政府对药物创新领域的投资不断加大,但目前离世界主流的研发水平还有差距,加强符合国际规范的能力建设非常重要。    对此,微球技术专家李又欣博士分析认为,能力建设才是最核

7、心的竞争力。    以微球等为主的新型释药系统为例,我国创新制剂基础研究虽紧跟国际,但真正进入市场的产品屈指可数,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尚缺乏创新制剂研究的高技术平台,导致国内释药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低下。其中,产业化领域中试的技术设备达不到要求,是国内制备长效缓释微球面临的主要问题。早在2010年10月,绿叶制药筹建了“长效和靶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唯一以长效和靶向制剂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紧扣企业主导的创新思想,瞄准国际创新药物制剂研发领域高技术前沿,针对医药产业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技术壁垒高、难度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