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影响研究

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影响研究

ID:1386950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影响研究_第1页
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影响研究_第2页
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影响研究_第3页
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影响研究_第4页
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影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深入发展,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估问题日益引起企业与学术界的重视。笔者概述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信息技术理论假说,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关于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及绩效评价影响的研究现状,并总结归纳出此方面未来发展中的研究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组织绩效绩效评价  一、引言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业务,可以优化组织结构,精简中层管理人员,减少人力成本;促使决策层和执行层敏锐观测到市场和内部信息,通过直接交流和反馈,及时作出决策;充分调动内部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使其充分了解企业战略目标以正确执行战略目标;加强

2、了内部成员之间的知识和经验交流,进而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帮助员工个人提高生产效率。  二、信息技术“生产悖论”的理论综述  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被人们称为企业的竞争优势。理论上,信息技术以改变产业结构、支持新产业或业务的诞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三种方式影响竞争[1]。  20世纪90年代初,理论界提出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六个假说,分别是:统计不当、时滞、利润再分配、不善管理、资本存量、替代效应[2]。美国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也遭遇到“生产率悖论”问题。90年代中期起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开始逐渐消失,欧美学者关于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本达成

3、了共识: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称正相关趋势。  引起人们最初对“生产率悖论”特别关注的是著名经济学家StevenRoach教授提出的计算机化的迅猛增长与经济绩效之间微弱关系这一观点。即,信息技术的巨额投资并不一定带来生产率的增长。  90年代后期,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的信息技术和组织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两大机构研究成果,证实了悖论的消失。同时相关研究的其他国家企业的研究也得出了悖论逐渐消失的结论。  在我国,信息技术与生产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宋玉华和王莉利用Gordon(1999年)的数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3]。孟

4、倩应用事件分析法提出生产率悖论不是一种全球化现象,证明了信息技术投资的价值能够从市场中体现出来[4]。  90年代末21世纪初,国内关于“生产率悖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ERP的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方面。同时,国内研究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或结构方程模型开始实证检验IT对企业价值链和供应链绩效影响,王铁男等、孙林岩等,同样得出了IT能力能够提升企业绩效的实证结论[5]。  三、信息技术与组织绩效的影响综述  国内近年来对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开始出现,如李随成和杨庆(2008)、焦豪等学者,这些研究侧重于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6]。  一些研究证实IT对生产率有

5、正面的影响。威尔指出,事务性IT投资显著提高了生产率[7]。希特与布莱杰夫逊的研究利用了370家公司的数据,发现IT投资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并创造了消费者价值[8]。安德森研究证明信息技术与组织绩效的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9];德瓦拉耶和科里证明了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程度越高,组织的财务和质量绩效就越好[10]。Andersen和Segars也提出,IT的使用会影响组织的分权情况,进一步会影响组织绩效[11]。  前文概述的关于IT作用机理的理论假说的关注焦点和研究内容不同,如,IT资源理论的理论基础关注焦点是IT资源怎样与组织的其他资源实现互补、怎样获取IT资源及

6、保持信息技术这一竞争优势。  四、对信息技术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随着对信息技术投入的不断增长,人们开始关注信息技术给社会和组织带来组织绩效的提高还是巨大的投资黑洞。尽管有研究表明,1991年后“生产率悖论”消失,并且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研究者发现了IT投资可带来回报,研究者开始从信息技术绩效评价这一新视角展开研究。  研究者可以用财务标、生产率、企业股票价值、中间业务流程和产出等指标来反映组织绩效。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计划、实施、评、估改进4个环节贯穿于信息化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因此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估不仅是一种事后结果性评价,也是信息化生命周期的过程性分

7、析。  普遍认为,信息技术系统的评价主要通过软件质量及成本核算进行评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1979年B.W.Boehm和J.R.Brown等人首次提出软件质量模型并开始进行软件质量度量;Ansi先后于1983年和1985年提出软件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建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系统建设投资逐年迅速增长,人们更加关注信息系统评价的经济可行性问题。例如,1992年12月,在美国纽约召开的“信息系统和经济学国际会议”使得信息系统的价值和评价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  五、未来研究方向  在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影响的未来研究中,一方面,应更多地通过对信息技术管理、相关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