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绩效审计对策研究

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绩效审计对策研究

ID:13862917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绩效审计对策研究_第1页
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绩效审计对策研究_第2页
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绩效审计对策研究_第3页
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绩效审计对策研究_第4页
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绩效审计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绩效审计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绩效审计对策研究  摘要: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会议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表明我国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的决心。环境绩效审计作为评价环境要素的贡献与作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从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开展环境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绩效审计;受托责任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适应受托环境责任的产生与发展  传统的发展观

2、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结果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全球变暖、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等。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已然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杨时展先生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在受托责任产生的早期,由保管责任派生出来的履约责任和财务报告责任促使早期的合规性审计和财务审计的产生。之后,受托责任发展到经营和管理责任,可以称为效益责任。而对效益责任履行情况的监察也就成为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绩效审计由此而生。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受托环境责任关系,受托环境责任关系的存在与发展是这种代理环境监督形式形成的客

3、观要求,促进了环境审计的而产生。  (二)企业加强环境管理的需求所决定的  目前来看,我国环境绩效审计依然处于传统的合法性、合规性审计阶段,即财务审计阶段,并没有开展绩效审计。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相关各方对环境问题的深入关注,环境绩效审计来自各方面的需求必然会出现。再加上环境绩效审计不仅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强大的社会效益。环境绩效审计不仅作为环境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环境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承担社会责任  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

4、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从审计角度来讲,审计也需紧跟时代步伐,环境绩效审计也就变得更加迫切了。  二、开展环境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完善的环境审计准则体系  环境审计准则作为环境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环境审计理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审计准则与环境审计理论各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环境审计的本质。没有建立系统的环境审计准则导致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中感到无从入手,从而不利于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环境绩效审计也就停滞不前。  (二)环境会计研究滞后制约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  实践中,环境绩效审计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并非属于审计范畴。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企业多数仅披露与企业有

5、利的正面信息,并不存在要求企业披露有关污染等负面信息的强制规定,仅仅增加几个与环境相关的会计科目,例如在企业的“管理费用”科目下增设“排污费”、“绿化费”类似项目加以核算。更不必说与之相匹配的会计核算制度,准则中对环保资金的界限灵活度太高,没有硬性规定,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保资产、负债的核算;另外有些环保事项是非货币性,计量上存在难度,因为目前按照推算产生的数据可靠性不高,故难以作为审计依据。因此,要想顺利进行环境绩效审计,制定标准的环境会计准则是必要的。  (三)与相关学科融合度不够,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环境绩效审计对环境专业技术有较高要求,这些专业并不限于环境学,还涉及统计学

6、等学科。因此,只有了解以上相关学科的人员,才能得到企业经济活动中有价值的环境数据,从而对企业中的环境事项进行科学评价。当前,我国审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人员队伍知识面较窄,这样就造成审计行业信息不对称,影响环境绩效的鉴证过程,审计结果的可信度也无法保证。  三、对策  (一)积极吸收相关学科有用成果,丰富环境绩效审计研究方法  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丰富与完善,除了借鉴国外先进绩效审计方法外,要灵活吸收相关学科如环境学、统计学等学科的逻辑分析方法。即使环境绩效审计综合性较高,但环境绩效审计在目的、内容、对象等方面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在选择与借鉴上的有限性。

7、任何由其他学科借鉴而来的方法,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其是否真正与环境绩效审计目标与企业所处环境相适应。  (二)完善环境绩效审计准则的制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方面,我国需积极开展环境会计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力求解决诸如确认、计量等基本理论问题,把企业经济活动中涉及的与环境相关的成本、效益加以确认、披露,建立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制订统一的环境会计报告准则,最终为环境绩效审计准则的制定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另一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