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852203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4
《《怀沙》篇意旨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怀沙》篇意旨探微 【摘要】学者们对《怀沙》篇题的解释,争论至今。本文按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梳理诸说,在认可“怀念流沙”一说基础上,提出一些对《怀沙》思考的心得。 【关键词】九章;怀沙;篇名;意旨 《怀沙》是《楚辞·九章》中的一篇。关于其篇题之旨,历来学者聚讼不已。此篇最早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不仅照录了全文,还写道:(屈原)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沉]汨罗以死。从此处看,司马迁将《怀沙》视为屈原的绝命辞应是无疑。这得到《楚辞》最早注者王逸的认同,他注道:原所以死,见于此赋,故太史公独载之。《怀沙》篇名最先的解释便与此相关,即怀抱沙石自沉。但实际上,司马迁并未
2、明言“怀沙”两字之意,“沙”与“石”不同,他只是从历史的角度,记录屈原作《怀沙》赋和怀石投江两件事,而司马迁明言说屈原“怀石以死”应该是来自于汉初人们对于屈原自沉的传说。学者们产生异见的根源之一便是对司马迁这一记述理解的差异。我们综合前人对“怀沙”的解说,按不同的逻辑方式进行两种新的划分。 一、从“怀沙”两字的表意入手进行题解,可以分为四类。 1、“怀抱沙石说” “怀”有“藏、怀抱”之意,此说指怀抱沙石自沉。学者们依司马迁对屈原“怀石”自沉的记述,对“怀沙”也做这样的理解。为了弥补“沙”、“石”之别,还将沙石并称。如朱熹在《楚辞集注》的《怀沙》题解中说:“言怀抱沙石,以自沉也。”如当代
3、学者聂石樵亦持此论:“《怀沙》是抱着沙石自沉的绝命词……司马迁的年代离屈原不远,他的记载比较可信。” 2、“感怀、怀念某地说” 此说释“怀”为“感怀、思念”等义,《说文解字》有“念思也”。而释“沙”为地名,依次有长沙、流沙、沙头地名一说。认为“沙”是长沙的以清代蒋骥最具代表,其《山带阁注楚辞》说:“《怀沙》之名,与《哀郢》、《涉江》同义,本地名。《遁甲经》:‘沙土之底,云阳氏之墟,《路史》纪云阳氏、神农氏皆宇于长沙,即今长沙之地,汨罗所在也。’曰怀沙者,盖寓怀其地,欲往而就死焉耳。……若以为《怀沙》为怀石,失其旨矣。”姜夫亮载其说并认为极有见地。而认为“沙”为流沙、沙头等地的也是各圆其说
4、:《别解》一文认为流沙是彭咸被流放的地方,彭咸不仅是屈原的远祖,亦以忠君的形象作为了屈原的偶像。屈骚七次写到彭咸,可见屈原对彭咸深挚的怀恋。因此屈原对彭咸流放地流沙的思念亦即对彭咸的怀念。《之沙与沙市之“沙“》一文认为“沙”指沙头,今之沙市故称。其文推测:楚之故都郢-纪南城,在今江陵北,古沙头在江陵东。楚春秋时的渚宫曾筑于沙头,渚宫旧址曾是屈原故居所在。因此,作者总结道:沙头连着郢都而在其东南,又是故都、故乡、故居所在。《怀沙》即怀今故都、故乡、故居沙头。 3、“心伤、心愁说” 此说为《新解》观点,释“沙”为“碎,愁”等意。其文引段玉裁《说文》注为:“石散碎谓之沙,引申之,凡生涩皆为沙。
5、”然后认为引申到思想感情方面即心碎、悲痛、哀愁等。其旁证引《汉书·杨雄传》认为杨雄作书,针对《离骚》作《反离骚》,又作《畔牢愁》,该文推测《畔牢愁》与《怀沙》对立,即反《怀沙》,因此“沙”就是愁的意思。“怀沙”理所应当就是心伤、心愁了。 4、“沉江,归、依水之说” 此说类似怀石自沉说,但对“怀”、“沙”表意的解释均不同。代表人物胡念贻认为“怀”有“归”、“依”等意思,“怀沙”意即沉江。支持者进一步补充道:《广雅·释诂二》:怀,归也。《后汉书?吴汉传》注:怀,依也。“沙”,指水中,《易·需卦》:需于沙,虞注:水中之阳称沙也。因此“怀沙”为沉江,是屈原准备沉江自杀的预告。 二、另一种思考方
6、式是离开对具体字义的探讨,从《楚辞》编纂者角度考虑,认为“怀沙”是后人根据屈原怀沙石自沉的历史传说所加,可以称为“编辑命名说”。这一判断虽等同于“怀抱沙石说”,但从思考的方式上讲,实质并不同,可列为创见。汤炳正在《屈赋新探》中说:“《怀沙》之名,只不过是前人根据屈原‘怀石自沉’的历史传说而称之谓‘怀沙之赋’,并无其他根据。”《篇题命名及含义考释》支持此观点并认为《九章》为后人辑定,其中八篇(除《怀沙》外)皆能找到命名依据:或取篇首句(该文以《诗经》、《论语》多取篇首语为标题推知《九章》命名也大类如此),或据篇内某句意思命名。此文判定:“《怀沙》篇名并不是屈原自己所加。” 以上为前贤今人关于
7、《怀沙》题意的2大类别,共5种解说,其各有所据,互有肯定或否定之处。本文拟对上述论说分析考校,提出个人见解。 二 《怀沙》主旨有延续《离骚》之意,即面对浑浊的现世,遭遇放逐,却始终不改自己的节操,更有不惧死亡的坚定意志和悲愤情怀。王逸的总结较为允当,他说:“此章言已虽放逐,不以穷困易其行。小人蔽贤,群起而攻之。举世之人,无知我者。思古人而不得见,仗节死义而已。”理解全文主旨,有助于我们辨正“怀沙”各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