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数的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建立数的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

ID:13756392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4

在建立数的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_第1页
在建立数的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_第2页
在建立数的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_第3页
在建立数的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_第4页
在建立数的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建立数的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在建立数的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答:理解数的意义一般有两个角度,一是从数的组成去理解,通过组成理解数的大小和多少,加强对数的感知。二是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通过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在生活实际中的意义,使抽象的数和具体的量有机的结合,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把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数的意义,建立数的概念。在整数数概念的建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依托多种形式建立整数数概念(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2)用操作帮助学生具体感知(3)多种模型的表征2.把握核心概念,重视数位和位置值的理解(1)重视10的概念的建立(2)重视数计数单位:(3)重视数

2、位顺序表的使用3.关注对大数的感受2、问题解决与传统“应用题”的区别?答:对于应用题教学,我们都熟悉它的结构、类型以及解题思路、方法等。新课程改革以来,把“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应用题”也不再单独的安排一些单元,而是把解决问题贯穿到四个学习领域之中。那么应用题与解决问题到底有何区别呢?我引用吴正宪老师的一段文字和大家分享一下。1、重视过程的教学:应用题更多的强调尽快获得答案;而解决问题是强调一个过程,就是寻求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过程。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比获得一个结论本身来的更重要。2、不仅仅依附一个知识点:应用题往往是结合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例如今天讲加法,就

3、是加法应用题,明天学乘法是乘法应用题,应用题常常是依附在某一个知识点的背景下;而解决问题是强调针对具体的一个真实的情景,它更多的强调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今天讲完加法后,解决问题的情景它可能不局限于用加法,也不局限于用减法,它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它是不仅仅依附于某一个知识点的。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题教学把应用题归成类,集中一类问题进行思考,强调速度和技巧;而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换句话说就是在一种新的情境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问题更具挑战性,可能一个问题跟着一个问题。学生面临具体情境不同,问题就不同,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4、它更具有挑战性,更具有新意。4、问题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解决问题强调广泛性,即从生活中来、从儿童已有的经验出发、从现在的科技、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炼问题。问题本身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也是其很重要的一个特征。这是吴老师对应用题与解决问题之间区别的一段解读。搞清楚他们的区别后,针对目前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小专题: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第一,就是让学生去经历这个数据分析的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第二,鼓励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根据问题的背景能选择合适的方法。例如,体育课上11名男同学100米跑的成绩:13秒217

5、秒13秒515秒812秒17秒116秒715秒617秒16秒616秒7。平均数:15秒6,中位数:16秒6(1)如果选择参加一项比赛,希望有一半的男同学可以参加,选择哪个成绩作为标准?(2)如果希望确定一个较高的标准,选择哪个成绩作为标准?(答案不唯一)(3)如果要确定一个标准,你如何确定?为什么?第三,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感受数据的随机性。史宁中说:“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难点在于,如何创设恰当的活动,体现随机性以及数据获得、分析、处理进而作出决策的全过程。”在标准解读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价值。第一,它们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培

6、养的数学素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教育价值);第二,核心概念往往是一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或聚焦点,它有利于我们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和层次,抓住教学中的关键;第三,核心概念本质上体现的是数学的基本思想;第四,这些核心概念都是数学课程的目标点,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并通过教师的教学予以落实。4、怎样通过图形的认识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答:第一、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认识图形。第一学段要求“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第二学段要求“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

7、(包括垂直)关系”等,这些要求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图形,直观地、整体地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从对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过程中来认识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也符合数学课程的目标要求。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发展能力,初步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态度。人们生活在三维的空间中,常见的楼房、积木、各种包装盒、皮球…都给我们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直观形象。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从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