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735067
大小:10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4
《1.3.典型例题分析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典型例题分析 例1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硫化氢和稀硝酸 B.铁和热的浓硝酸 C.银和稀硝酸共热 D.氢氧化铁和稀硝酸 分析:这里“显酸性”是泛指硝酸在反应中不显氧化性,而形成硝酸盐的性质。硝酸虽具有强氧化性,但若没有接触到还原剂,仍不能显示出氧化性。A.只显氧化性;B.冷的浓HNO3使铁钝化,显氧化性,但加热时既显氧化性又显酸性,Fe+6HNO3(浓)Fe(NO3)3+3H2O+3NO2↑;C.同B.;D.只显酸性。 答案:B.C. 例2用下列物质制取相同质量的Cu(NO3)2,消耗硝酸的量最多的是[] A.CuO+
2、浓HNO3 B.Cu+稀HNO3 C.Cu+浓HNO3 D.Cu(OH)2+HNO3 分析:若按常规判断,应分别写出反应式,求生成相同质量的Cu(NO3)2(如都生成1mol),对消耗硝酸的量进行比较,然后得出结论为C.。 本题若从以上四个选项相应的反应本质去分析,解题时则大为简化。 (1)A、D生成Cu(NO3)2时只需显酸性的硝酸,而B、C则还需要氧化性的硝酸,A、D排除。 的铜,即得到同样的量的电子,得同样多的Cu(NO3)2,需要浓HNO3多些。 答案:C. 例3各取0.1mol铜分别投入下列酸中(必要时可加热)①浓硫酸②浓硝酸③稀
3、硫酸④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 分析:按常规解法,应依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比较所得气体体积大小求解,显然太繁琐。若用电子守恒法则可迅速求解。 由多到少的顺序是②①④,又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应选B. 答案:B. 例40.3molCu2S和足量的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水,则参加反应的HNO3中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 A.73.5g B.2.2mol C.1.2mol D.1.0mol 分析:
4、此题可不用书写化学方程式再配平的常规方法求解。由题干条件,参加反应的HNO3中未被还原的部分全部生成Cu(NO3)2,所以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Cu(NO3)2的物质的量的两倍,即0.3×2×2=1.2mol,故应选C.。 答案:C. 例5一定量的铜与含150g15mol/L的硝酸共热(硝酸过量),完全反应后测得溶液质量136g。则铜的量是[] A.6.4g B.32g C.16g D.0.5mol 分析:题中“15mol/L”是一隐蔽条件,仅用来暗示是浓硝酸,设发生反应的铜为xmol。 依题意:150+64x=136+46×2x
5、x=0.5(mol),故应选B、D。 答案:B、D。 例6锌与某浓度的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NHO3的还原产物为[] A.N2O B.NO2 C.NH4NO3 D.NO 分析:由题意:2Zn+5HNO3→2Zn(NO3)2还剩1molHNO3(作氧化剂)。Zn的化合价升高2×2e,即失4e,故N元素应得4e,则HNO3中N元素化合价应降至(+5)-4=+1价,选A。 也是答案。 答案:A、C. 例738.4m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22.4mL(不考虑NO2部分聚合成N2O4)
6、,则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是()mol。[] A.1.0×10-3 B.1.6×10-3 C.2.2×10-3 D.2.4×10-3 分析:本题可用三种方法求解。 解法一极限法 (1)从极限的观点分析,38.4mg铜若与浓HNO3完全反应生成26.88mLNO2;若与稀硝酸反应放出8.96mLNO,说明铜和适量浓硝酸反应过程中开始浓度较大,后来浓度逐渐减小,所以38.4mg铜同时与浓、稀硝酸发生了反应。 (2)按平行计算,设和稀硝酸反应的铜为3xmol,和浓硝酸反应的铜为ymol,则: 共消耗HNO3:8x+4y=2.2×10-3(mo
7、l) 解法二电子守恒法 (1)设显酸性的硝酸xmolx=1.2×10-3(mol) (2)设显氧化性的硝酸ymol,因氧化剂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为1∶1。 (3)共耗硝酸1.2×10-3+1.0×10-3=2.2×10-3(mol) 答案:C 解法三原子守恒法 (1)HNO3被还原为NO2或NO。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即气体(NO2或NO)的物质的量。 标准状况下22.4mL气体为1×10-3(mol)。 (2)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Cu(NO3)2即Cu的物质 (3)共耗硝酸:0.6×2×10-3+1×10-3=2.2×1
8、0-3(mol) 例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