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诗论》文献学的几个问题

关於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诗论》文献学的几个问题

ID:13710152

大小:8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4

关於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诗论》文献学的几个问题_第1页
关於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诗论》文献学的几个问题_第2页
关於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诗论》文献学的几个问题_第3页
关於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诗论》文献学的几个问题_第4页
关於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诗论》文献学的几个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於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诗论》文献学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於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诗论》文献学的几个问题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诗论》的发现对於学术史研究是一件大事,这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儒家学者对於《诗经》最早的较系统的诗义解说。它无疑是两汉经学中对《诗经》进行政治解说的渊源和基础,对於我们重新认识先秦儒家诗教的传承和影响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诗论》公布後,已有不少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此我想就其文献学的几个问题略谈几点认识。《诗经》作爲我国最早的诗歌选集,从传世《毛诗》看,其编集者根据其内容特点是分爲《风》、《雅》、《颂》三个大的类别的。根据先秦文献,至少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已经有固定的分类编排顺序。对於今本《毛诗》

2、中《风》、《雅》、《颂》的分类编排顺序,前人并无怀疑,但在《诗论》发现後,学者间有人提出了异议。例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一书《诗论》部分的《释文》前所作的《说明》中就曾着意指出:诗论》的发现对於学术史研究是一件大事,这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儒家学者对於《诗经》最早的较系统的诗义解说。它无疑是两汉经学中对《诗经》进行政治解说的渊源和基础,对於我们重新认识先秦儒家诗教的传承和影响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诗论》公布後,已有不少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此我想就其文献学的几个问题略谈几点认识。《诗经》作爲我国最早的诗歌选集,从传世《毛诗》看,其编集者根据其内容特点

3、是分爲《风》、《雅》、《颂》三个大的类别的。根据先秦文献,至少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已经有固定的分类编排顺序。对於今本《毛诗》中《风》、《雅》、《颂》的分类编排顺序,前人并无怀疑,但在《诗论》发现後,学者间有人提出了异议。例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一书《诗论》部分的《释文》前所作的《说明》中就曾着意指出》,再论《大夏》,前後次序非常明确,论《少夏》的简仅存末句,最後是概论《邦风》。这些情况说明诗各编的名称,在孔子论诗之前已经存在了。其中《诗》各编的排列是前所未见的新的重要资料,以後,整理《诗论》简序亦依此排列。《诗论》二十九支简就可能存在着不同于《毛诗》的《国风》、《

4、大雅》、《颂》的编列次序,……。”这一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因爲如果这一看法是有据的,不仅“《诗论》二十九支简就可能存在着不同于《毛诗》的《国风》、《小雅》、《大雅》、《颂》的编列次序,”而且《诗经》在先秦流传过程中也有不同於今本《毛诗》的《国风》、《小雅》、《大雅》、《颂》的编列次序的可能。应当指出的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一书《诗论》部分的《释文》前所作的《说明》提出这一看法的依据是原书所作释文的第2、3两简而非原书《说明》所说的“第二简辞文”。根据原书释文,确可看出,其简文的确是“先概论《讼》,再论《大夏》,前後次序非常明确,论《少夏》的简仅存末句,最後是概论《邦风

5、》。”[i]但是,《说明》却忽略了原书第4、5两简在论述《风》、《雅》、《颂》各部分的总体特点时,仍然是按照今本《毛诗》的《国风》、《小雅》、《大雅》和《颂》的编排次序。而且根据我们对《诗论》内在文意逻辑关系的理解,是很难得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一书《诗论》部分的《释文》前所作的《说明》所提出的看法的。爲了说明这点,我们有必要引述一下经调整後《诗论》的释文。《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一书《诗论》部分的《释文》无论在释文,还是简序和分章都还存在一些值得商讨的问题。我们曾对原书释文作过较大幅度的更正和调整,经过调整後的释文爲:大夏》,前後次序非常明确,论《少夏》的简

6、仅存末句,最後是概论《邦风》。这些情况说明诗各编的名称,在孔子论诗之前已经存在了。其中《诗》各编的排列是前所未见的新的重要资料,以後,整理《诗论》简序亦依此排列。《诗论》二十九支简就可能存在着不同于《毛诗》的《国风》、《大雅》、《颂》的编列次序,……。”这一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因爲如果这一看法是有据的,不仅“《诗论》二十九支简就可能存在着不同于《毛诗》的《国风》、《小雅》、《大雅》、《颂》的编列次序,”而且《诗经》在先秦流传过程中也有不同於今本《毛诗》的《国风》、《小雅》、《大雅》、《颂》的编列次序的可能。应当指出的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一书《诗论》部分的《释文》前所

7、作的《说明》提出这一看法的依据是原书所作释文的第2、3两简而非原书《说明》所说的“第二简辞文”。根据原书释文,确可看出,其简文的确是“先概论《讼》,再论《大夏》,前後次序非常明确,论《少夏》的简仅存末句,最後是概论《邦风》。”[i]但是,《说明》却忽略了原书第4、5两简在论述《风》、《雅》、《颂》各部分的总体特点时,仍然是按照今本《毛诗》的《国风》、《小雅》、《大雅》和《颂》的编排次序。而且根据我们对《诗论》内在文意逻辑关系的理解,是很难得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一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