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命教育的时效性.doc

论生命教育的时效性.doc

ID:13701270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论生命教育的时效性.doc_第1页
论生命教育的时效性.doc_第2页
论生命教育的时效性.doc_第3页
论生命教育的时效性.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生命教育的时效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生命教育的时效性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物质诱惑着人们,越来越多的自杀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功利性行为的出现,不得不让教育者对此进行深思,并从中国的教育来寻找根源。笔者认为,在中国的教育中,生命教育是一个空白的领域。生命教育旨在让人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从而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关怀他人的生命,学会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与逆境,保持对生活的自信和坚韧不拔的勇气,拥有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否则,漠视生命,无疑是一个人人

2、生的悲哀,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哀。关键词:生命教育 时效性 以人为本讲到生命,就会让人感到神奇,让人为自然界的魅力所震撼和敬畏。生命也代表了一种希望,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生命是什么,从古到今,成为了多少学者孜孜不倦的研究对象。谁都不会忘记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这么著名的片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

3、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每读这段篇章,笔者都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洗涤和震撼。为什么在战争中会有这么多的勇士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为什么在和平年代会有那么多的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计得失、孜孜不倦地付出?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他们比起那些已经牺牲了的战友来说,比起战争年代的人来说,幸福得多了,毕竟,他们拥有人生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自残、自杀或杀人的事件在发生。生命似乎慢慢被人所随意地放弃,生命的意义在许多青少年眼中看来,就是一种及时享乐、一种游戏,而对于人生的态度,人们似乎越来越

4、颓废。面对这些事件,面对这样的悲剧,任何一个人都会为此感到叹息和震惊,但在叹息和震惊之余,又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放弃对生命的追求?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问题,但和我们道德教育的滞后性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因此,教育源自生命发展的需要,道德教育则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是引导人们向善的,是帮助人们实现向善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活动。然而,从古到今,我们的德育在引导人们向善的方面发生了

5、很大的变化。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其中,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可以说是典范,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身养性,强调内省,强调“仁”4,强调天地人和。然而,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对人审视的角度有所偏颇,这种伦理道德的建立是在一个宗法血缘等级之上的,强调个人对家族、群体、国家的依附性,把人看成是关系的结合体,看成是一个关系的产物,看成是各种关系的价值总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各种修身养性的说法都是为了能让关系保持更好的稳定而服务的。而现代的道德教育,可以说也受到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影响,在对

6、待人的生命和价值的思辨过程中,我们重点强调的是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性,忽略了人的自然生命的意义。这集中表现在强调集体主义精神,排斥个人正当利益的追求;强调奉献精神,排斥人的自我保护思想和行为;强调教育的政治化,忽略了对个人生命的尊重。近几年来,虽然我们的教育提出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口号,但长期以来的灌输教育法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都已经根深蒂固。道德教育的方法单一,不重视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交流,灌输得多,启发得少;理论多,实践少;政治教育得多,自身内化得少,缺乏情感内化的环节。而这样一种缺乏人性的道德教育导致的

7、后果是什么?道德教育不再是引导人们向善的,不再是帮助人们实现向善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活动。相反,道德教育成为政治的工具,成为宣扬执政理念的传声筒,教育的内容成为了千篇一律的口号,教育过程只是单纯的认知过程。这样的教育思想必然不会达到预期的教育设想,必然会遭到学生们的厌倦和反感。另外,不得不让人继续深思的是,当代人对人的价值存在的判断,也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进入到唯理性判断时期。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价值,往往是通过许多外在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东西来判断和衡量,权力和权势、薪金、衣着品牌、房子车子等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对

8、象,似乎有了这一切,人的价值才是真实的,人活着才是有意义的。这种物质追求让人更多地充满了功利性的行为,只要是能获得这些物质的,统统拿来,人不再是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理性和感性统一的真实的人,相反,只是成为追求物质的一种机械的工具。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中国的教育也开始走进一个畸形的状况,根据社会和潮流设置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越是社会吃香的、社会紧缺的,越是开设,越是重视;越是不能给学生尽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