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及其塑造

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及其塑造

ID:13678431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3

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及其塑造_第1页
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及其塑造_第2页
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及其塑造_第3页
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及其塑造_第4页
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及其塑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及其塑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及其塑造  摘要:在公共组织管理中,人作为组织管理的主体绝不仅仅是组织目标达成的工具,当然更不应该成为组织矛盾产生的根源。公共组织管理的本质与核心是人的管理。人格作为公共组织管理中的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对协调人与组织的关系十分重要,人格化管理已成为组织管理的重要趋向,塑造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已成为公共组织管理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公共组织;组织人格;主体性人格;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58-03  一、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史学追踪  “对于人的活动而言,现实的主体就是活动的人本

2、身。”[1]17作为公共组织活动主体的人,是组织管理心理与行动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公共组织人的主体性更多通过人格或人性体现。人性是人格的内在规定,而人格是展示人性的实存样态,人格与人性内在的密切联系为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的历史回溯奠定了逻辑基础和学理基础。组织主体性人格从管理初期至今经历了抑制、萌生、凸显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组织管理初期:主体性人格抑制  人类甚至在开始记载其行为前便已认识到通过组织满足其作为主体需要(食物、安全等)的重要性。随着人类的进化,人逐渐认识到组织分工与合作有助于提高组织管理效果,分工与合作使人萌发了主体意识,但也仅是意识而已,追溯组织管理

3、初期的历史,忽视人主体性的情况普遍存在,组织人仅被视为达成组织目标、追求组织管理效率的“机器”或“工具”,人对组织具有强烈的依附性,人的主体性处于被抑制的状态,组织人陷入生而自由但反受枷锁束缚的主体困境。  (二)科学管理时期:主体性人格萌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将组织带到了科学管理时代,科学管理在坚持“经济人”人性假设的基础上,追求管理效率至上,这客观地将人当作“会工作的机器”,但泰勒也开始注意到人作为主体的心理与情感需求,强调在组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进行沟通与协作,并注意对工人进行激励,以提高其生产积极性,科学管理时代已经怀有些许“社会人”气息,组织主体性人

4、格开始萌生。  (三)行为科学时期:主体性人格凸显  20世纪30年代,组织管理进入了以“霍桑试验”为开端、以人际关系学说为标志、以组织决策和组织系统理论为深化的范式转换时期。1933年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结果时指出,组织管理的人性假设是“社会人”,社会人思想使组织管理对人的着眼点产生变化,即“以前注重人的外在特性,而现在则研究对人的内在特性进行研究。”[2]103霍桑试验的结论形成了人际关系学说初期概念,人际关系学说将组织管理的侧重点转换到人上来,明确了人在组织中的主体性地位。芙丽特关注群体原则,认为“群体原则的本质是显示出个体差异并把它们整合成为统一体。”[3]347

5、此后西蒙和巴纳德分别从关注组织主体及主体间的协作、组织主体决策的重要性等方面凸显组织人的主体性。  (四)当代管理时期:主体性人格发展  二战后,组织管理对组织的“主体化”、“人本化”的研究将组织管理带入了“丛林时代”,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混乱和相互破坏排斥,这推动人们进行走出丛林的探索。此后,无论是沙因强调通过组织文化发挥组织人的主体学习作用以适应组织整合和组织环境,还是圣吉倡导建立更适合人性发展并进行“自我超越”的学习型组织;无论是阿吉里斯和罗森茨韦克希求通过主体学习适应组织变革与发展,还是彼得斯倡导“以人促产”,优化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两个人格以提高工作积极性;无论是

6、科特重视通过组织领导主体人格约束领导行为,还是汉迪关注组织主体动机及互动并形成人为导向的组织文化都对组织人的主体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组织管理主体性人格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对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的研究历史进行简要梳理可发现,组织对人的主体性越发关注,这为我们科学地认识及塑造组织主体性人格提供了历史支撑。  二、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及其理解  (一)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  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指公共组织中的人作为管理主体而具有的心理、行为、精神、价值等个性特征外显化的倾向,是公共组织具有的类似于个体人格的能够被感知的个性化特征。  首先,公共组织的主体性人格论述的是作为组

7、织管理主体的心理与行为模式;其次,公共组织的主体性人格强调公共组织中人的主体性,凸显公共组织管理中人的价值;再次,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通过组织个体人格和组织共同体人格两方面体现。在个体人格中,人通过自身的心理与行为展现着主体性,而人格共同体的形成使得群体人格的主体性得以体现。与此同时,组织个体人格与组织共同体人格还存在互动关系;最后,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有助于明确组织目标、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二)公共组织主体性人格“心理―行为”之复合理解  公共组织的主体性人格可从心理、行为、价值、精神等多方面理解,本文主要选取心理和行为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