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看教学内容的选择

从《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看教学内容的选择

ID:13485883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2

从《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看教学内容的选择_第1页
从《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看教学内容的选择_第2页
从《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看教学内容的选择_第3页
从《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看教学内容的选择_第4页
从《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看教学内容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看教学内容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看教学内容的选择  【关键词】《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57-02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课文《我的母亲》是一篇讲述亲情的文章。文章语言质朴、内容浅显、感情真挚,学生理解起来应该难度不大。对于这样一篇文章,应该如何组织教学?笔者发现关于本课的教学设计大都是遵循先整体感知,再细处品读,最后进行写作训练的教学思路。这些教学设计的共同之处是前两部分都设计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本文回忆了与母亲有关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二是文中哪一处细节最使你感动,为什么?

2、在写作训练前,教师或列举众多描写母爱的诗文以感染学生,或与朱自清描写父爱的名篇《背影》进行比较,归纳出本文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出写作表达亲情作文的要求。笔者不禁要问:教学《背影》是否也这样设计?是不是在教完课文后也让学生写自己的父亲?教学《春》是否也这样设计:《春》描绘了几幅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你能描写你看到的“春”吗?……这种教学套路不知何时起已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取向。“感知――品读――拓展”的教学思路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它被模式化了。对于这种倾向,笔者不想刨根问底,只是想说,如果我的课堂不分青红皂白地“感知”“品读”“拓展”,就很可能会陷入一个

3、误区:学生能读懂的、能掌握的、能运用的,教师仍在费力地“教”“练”“搞活动”,学生读不懂的、读不好的或不会运用的,教师却弃之不顾。教学一旦脱离了学生的学情,就有可能演变为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检测,而不会成为消除学生与文本在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落差进而提升学生的认知和能力的过程,也就是说,这样的教学很可能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能力基础上原地踏步。  “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语),这就是说,在课堂上,只有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行为起了“变化”,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讲才是一次真正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学生能读懂的、

4、能掌握的、能运用的,教师要少“教”,少“搞活动”,甚至不“教”,不“搞活动”,而不要被固有的模式和方法牵着鼻子走。否则,我们的课堂教学只能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内兜圈子,从而导致“学习”成分的缺失。因此,对于教师来讲,重要的是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该课文前的学习现状,由此挖掘文本的“学习”价值,即通过分析寻找到课文中哪些方面、哪些地方甚至哪个细节,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落差,应该用何种方式和手段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认知冲突去消除这种落差,修正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据此确定教学内容。  《我的母亲》叙述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爱戴、怀念和对母亲“才具

5、”被埋没的惋惜之情。虽然作者与当今学生所处的年代截然不同,但母爱的共性消除了时代的隔阂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陌生感,因此,对于文中所记述的事情和抒发的情感,学生凭借自身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经验,完全可以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如果还停留在文章叙的事和抒的情上,即单纯纠结在言语内容上,显然是无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的。但是,这些平平常常的经历,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感人至深,却是学生道不清、说不明的,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极好的学习言语形式的机会。当文本的言语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不存在落差时,我们就应该把教学的关注点和侧重点转移到言语形式和言语经验上,从中挖掘文本的“学习

6、”价值。下面是笔者教学《我的母亲》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平常事,因为其“平常”,往往是很难写得感人的,但本文的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感人呢?让我们探究一番。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生1:我们小组认为这篇文章选材比较好,虽然选的都是些很细小的事例,但却给作者童年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写“我”背书背不出挨父亲打,母亲在一旁一边流泪一边喊“打得好”这件事,把母亲既疼爱孩子又严格要求孩子的矛盾心理描写得很充分,我们读了以后觉得很像自己的母亲,因此很能打动我们的内心。  师:是啊,好的选材正是这样,写的虽是别人的母亲或父亲,但是我们却能从中读出自己的母亲或父亲的影子。这就是在个

7、性中写出了共性,这就是选材的典型。这样的选材很值得我们学习。  生2:我觉得作者选材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不能抓住选材中的细节,也不可能做到感人。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叙述感人的事例,尤其要善于抓住细节来描写,是不是?很好。那么,你们小组认为作者是通过抓住哪些细节描写来使文章感人肺腑的?  生2:“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地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这是我们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都曾经历过的细节,它是一个很能打动我们内心的细节,在这里我们读出了母亲对“我”的心疼。  师:其实刚才那位同学所举的母亲既流泪又喊“打得好”的例子,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