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482449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2
《构工艺性的基本要求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工艺性的基本要求:在满足工作前提下,合理选择材料,机器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尺量简单,合理划分零、部件并使其几何形状简单,合理确定毛坯,减少机械加工余量;考虑加工的可能性、方便性、精度和经济性,尽可能采用成熟的结构。8、叙述各种设计评价方法 结构工艺性的基本要求:在满足工作前提下,合理选择材料,机器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尺量简单,合理划分零、部件并使其几何形状简单,合理确定毛坯,减少机械加工余量;考虑加工的可能性、方便性、精度和经济性,尽可能采用成熟的结构。 8、叙述各种设计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2、钢的整体热处理包括哪此工艺内容?各自的主要目的何在? 答:经验评价法可对方案做定性
2、的粗略评价,过程较为简单,多用于方案不多,问题不太复杂的场合;数学评价可得到定量的评价参数,适用面较广;试验评价法用于一些比较重要,且仅靠分析计算不够有把握的场合,评价结果较为准确,但成本较高。 答:特种陶瓷类别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碳化硅陶瓷氮化硼陶瓷金属陶瓷 答:竞争对手与分析、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经营销售状况与方法、市场占有率。 c)淬火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1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和(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钢制零件经淬火处理可以获得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满足要求。 3、钢的表面淬火方法有哪几种? 答:结构设计
3、的三原则:明确、简单、安全可靠。 2.3热处理 3、机械结构工艺性包含哪些内容和要求? 1、简述钢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和目的。 答:结构工艺性设计涉及零件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材料选择、毛坯生产方法、机械加工、热处理、零件装配、机器操作、机器维护等。 第二章工程材料 6、简述设计评价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 3.2机械设计基本技术要求 答: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置于某种化学介质中,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使介质中某些元素渗入工件表层以改变工件表层的化学成份和组织,使其表面具有与心部不同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常用化学热处理的工艺方法有:渗碳、碳氮共渗和渗氮等。渗碳的目的是提高工件表层的
4、碳含量,使工件经热处理后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具有一定强度和较高的韧性。这样,工件既能承受大的冲击,又能承受大的摩擦和接触疲劳强度。齿轮、活塞销等零件常采用渗碳处理。碳氮共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蚀性和疲劳强度。与渗碳相比,其耐磨性、抗蚀性比渗碳层高。零件变形小、速度快。渗氮的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疲劳和耐蚀性以及热硬性(在600~650℃温度下保持较高硬度),主要应用于交变载荷下工作的,要求耐磨和尺寸精度高的重要零件,如高速传动精密齿轮、高速柴油机曲轴、高精密机床主轴、镗床镗杆、压缩机活塞杆等,也可用于在较高温下工件的耐磨、耐热零件,如阀门、
5、排气阀等。 4、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方法有哪几种?其目的是什么? b)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ac3(亚共析钢)acm(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适当的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目的是细化组织、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改善显微组织形态为后续热处理工艺作准备等。 7、叙述设计评价的方法有三,即经验评价法、数学评价法和试验 4、举例说明机械设计工艺设计中“如何有利于保证顺利装配、拆卸和维护”手段。 (2)感应加热淬火利用感应电流通过工件所产生的热效应,使工件表面、局部或整体加热并进行快速冷却的淬火工艺。电流频率愈高,淬硬层愈浅,电流的透入深度与电流的平
6、方根成反比。根据电流频率不同,感应加热可分为:高频感应加热(100~1000khz),淬硬层为0.2~2mm,适用于中小齿轮、轴等零件;中频感应加热(0.5-10khz),淬硬层为2~8mm,适用于在中型齿轮、轴等零件;工频感应加热(50hz),淬硬层深度为>10-15mm,适宜于直径>300mm的轧辊、轴等大型零件。感应加热淬火质量好,表层组织细、硬度高(比常规淬火高2-3hrc)、脆性小、生产效率高、便于自动化,缺点是设备一性投资较大,形状复杂的感应器不易制造,不适宜单件生产。 4、产品设计技术方案的评价主要包括哪三方面,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力学性能主要指标
7、有硬度、强度、塑性、韧性等。 3)社会评价:方案实施后对社会的效益和影响,是否符合国家科 塑料模具设计试题3、叙述设计任务书编制的主要内容。 5、消除铸件的内应力应采用什么热处理工艺? 2)累计失效概率(故障概率):产品在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内失效的概率。可靠度与累计失效概率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组; 答:设计任务书编制的主要内容有:产品名称,产品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基本参数和主要技术指标,产品的工作原理,总布局和关键部件,对产品性能、寿命与经济性的分析比较,产品设计、试验、试制的周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