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焦循治戏曲浅谈“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史观 毕业论文

从焦循治戏曲浅谈“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史观 毕业论文

ID:13371500

大小:20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2

从焦循治戏曲浅谈“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史观  毕业论文_第1页
从焦循治戏曲浅谈“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史观  毕业论文_第2页
从焦循治戏曲浅谈“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史观  毕业论文_第3页
从焦循治戏曲浅谈“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史观  毕业论文_第4页
从焦循治戏曲浅谈“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史观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焦循治戏曲浅谈“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史观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焦循治戏曲浅谈“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史观内容摘要:清代戏曲理论家焦循在杂著《易余籥录》中,提出了著名的“代有所胜”文艺发展史观念。以“代有所胜”文艺观为理论指导,焦循十分重视元曲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的关键地位,并给予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以深刻的影响和启迪,成为其撰著《宋元戏曲考》的直接契机和推动力;焦循又高度肯定清代地方戏曲事业发展的进一步意义,而作《花部农谭》为之鼓掌,为清中叶前后“花雅争胜”。花部渐胜雅部,乃至清末京剧圣诞最终取代雅部昆曲的时代巨潮和历史发展趋势,起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关键词:焦循;戏曲

2、研究;“代有所胜”;文艺发展史观焦循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经学家,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治经学,兼工史、历、算、声韵、训诂、曲学、地理诸类多有创获。在治学中,焦氏虽把经学抬高到压倒一切的地位,却并不排斥、轻视文学,不仅不轻视诗文,也不轻视词曲,而能较正确认识诗词曲等文艺样式所起的作用和应有的历史地位。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具有“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史观念。这一观念展现了丰富的内容和明显的进步性。至今仍不乏认识价值和启发意义。本文主要就焦循治戏曲牢察,对其“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观做初步的探讨。一、焦循“代有

3、所胜”文艺发展史观的自述内容“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史观出自焦循杂著《易余籥录》,其书卷十五有一条集中阐述了焦氏对中国文艺发展史的看法:商之诗仅存颂,周则备风雅颂,载诸三百篇者高矣。而楚骚之体则三百篇所无也,此屈宋为周未大家。……汉之赋为周秦所无,故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为四百年作者。……五言诗发源于汉之十九首,及苏李而建安,而后历晋、宋、齐、梁、周隋,于此为盛,一变于晋之谱、陆、宋之颜、谢、易朴为雕,化奇为偶。然晋宋以前未知有声韵也,沈约卓然创始,指出四声、自时厥后,变蹈厉为和柔,宣城、水部冠冕齐梁,又

4、开潘、陆、颜、谢所未有矣。齐梁者,枢纽于古律之旬者也。至唐遂专以律诗,杜甫、刘长卿、孟浩然、王维、李白、崔颢、白居易、李商隐等之五律、七律,古今以前所未有矣。……晚唐渐有词,兴于五代而盛于宋,为唐以前所无。故论宋宣取其词,前则秦、柳、苏、晁,后则周、咢、姜、蒋,足与魏之曹、刘,唐代李、杜相辉映焉。……词?体尽于南宋,而金、元乃变为曲。关汉卿、乔梦符、马东篱、张小山等为一代巨手。乃谈者不取其曲,仍论其诗,失之矣。……夫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舍其所胜,以就其所不胜,皆寄人篱下者耳。……由上可见,早在近代国学大师王国

5、维之前的一百年,戏曲理论家焦循就是首先提出了“代有所胜”的著名文艺理论思想。“若无新变,不能待雄。”(袁枚《隋国诗论》卷七引萧于之言)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焦循通过深入考察,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文学艺术所以能延绵不绝,长保其魅力,关键在于变革与创新,不断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形式,“一代有一代之所胜”。尽管在他前后也有一些文人学士所论都涉及到这一文艺发展史观念,如元代罗宗信在《中原音韵序》中将“大元乐府”与唐诗、宋词并称;明代陈洪绪《寒夜录》记卓王可月之言,提出小曲为“我明一绝”,可与唐诗、宋词、元曲共垂传

6、于文史;清代乾嘉时期的才子李斗认为“元人唱口,元气淋漓,直与唐诗,宋词争衡”(《扬州画舫录》);但他们都没有对此展开和全面阐发。应当看到,焦循提出的“代有所胜”的文艺思想,其肯定戏曲艺术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的关键地位,确为过去的文论家、戏曲理论家未能充分阐明或罕有言及,即述之也不免遮遮掩掩,语焉不详。当时文人,联系士大夫们一派“卑曲”之声,焦循之论可谓是振聋发聩。虽然焦循论述中仍存在偏颇和简?之处,他所论汉代文学最高或就并非“汉之赋”,而是“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明清文学代表也非时文八股“均可继楚骚、

7、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立一门户”,而应以小说、传奇称胜;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代有所胜”的文艺发展史观加以系统、完整表述的则惟推焦循。一、重视元曲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的关键地位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艺术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以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在历史上,它与唐诗、宋词一并称为“一代之所胜”、“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语)亦即为元代文学的代表。由于焦循以

8、进步的文艺发展史观为理论指导,因而能正确认识戏曲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反文人士大夫长期卑曲的传统观念,高度肯定元曲乃元代文学之胜。元代杂剧和散曲统称为元曲。元杂剧在艺术形式上直接上承金院本和清宫调,并在诗词、讲唱文学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它将唱、食、舞等艺术结合起来表演故事,并用北曲演唱的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从而脱离了戏曲的雏形阶段,以前所未有的样式和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元代舞台上。元代产生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