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366323
大小:51.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必修一yw-bx1-03-07《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编写人:邱军审核人:高一语文组编写时间:2015-10-13班级:______组别:______组名: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体会作者“悲”“愤”交加的感情。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的写法。3.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感受鲁迅先生刚正的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学习重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综
2、合运用的写法【学习难点】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体会作者“悲”“愤”交加的感情【学习过程】问题一、认识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
3、、《而已集》等16部。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
4、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问题二、探索背景本文是一篇悼念性抒情散文,写于1926年4月1日,是为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刘和珍烈士而写的。高一语文必修一yw-bx1-03-071926年初,正在中国大地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性质的一场大革命形势很好,帝国主义扶植的北洋军阀段祺瑞临时执政府危机四伏。为了帮助盘踞东北的奉系军阀进关消灭倾向革命的冯玉祥将军统率的国民军,日本帝国主义于1926年3月12日开出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被迫反击。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意
5、、荷、比、西等八国公使,以最后通牒方式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无理要求。为了反对帝国主义这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北京各界人民于3月18日在天安门集会,会后结队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要求政府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执政府竟令卫队开枪射击请愿群众。当场死47人,伤123人,鲁迅的学生刘和珍也在遇害之列,是为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反动政府走狗文人诬蔑请愿群众为“暴徒”,是“自蹈死地”等等;并将杀人的罪责推在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
6、下于开枪杀人者”。噩耗传来时,鲁迅正在写杂文《无花的蔷薇之二》。刚写完三节,听到惨案消息后,他怒不可遏,感到“已不是什么写‘无花的蔷薇’的时候了”。因此,在《无花的蔷薇之二》的后六节里,鲁迅将“投枪”与“匕首”的锋芒直接指向反动政府。他写道:“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未所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他还在文章的末尾特地注明写的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7、”。继《无花的蔷薇之二》之后,鲁迅就这次惨案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空谈》。4月1日,又写了情文并茂的《记念刘和珍君》。(这几篇文章均见于《华盖集续编》)。问题三、整体感知[来@源:zz~ste&p#.com^]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A级): 洗涤(dí)惮(dàn)攒射(cuán)尸骸(hái) 长歌当哭(dàng)喋血(dié)杀戮(lù)殒身不恤(yǔn)(xù)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B级)刘和珍预定《莽原》——追求真理;“风潮”领袖——敢于反
8、抗;虑及母校——有远见,有责任感;府门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始终微笑——和蔼善良。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殒命。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C级)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⑦热情讴歌赞颂。问题四、问题探究1、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