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课程论文 汽车与环境

汽车文化课程论文 汽车与环境

ID:13350681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2

汽车文化课程论文  汽车与环境_第1页
汽车文化课程论文  汽车与环境_第2页
汽车文化课程论文  汽车与环境_第3页
汽车文化课程论文  汽车与环境_第4页
资源描述:

《汽车文化课程论文 汽车与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汽车文化课程论文汽车的公害及汽车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摘要:汽车,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美好,同时也将城市环境劈得伤痕累累。汽车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灾难。先不说居高不下的交通车祸,光是汽车产生的污染就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本文描述了汽车的公害及汽车与环境的关系。关键词:汽车公害资源环境4汽车文化课程论文0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汽车引起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于国内各大中城市小汽车的快速增长,汽车燃油等能源消耗大幅

2、度直线上升,城市道路交通日益拥堵,有害气体排放和大气环境污染一天比一天严重,加之一些交通管理不到位,导致国内许多各种交通事故伤害层出不穷,已经给许多国家、企业和事故伤害对象造成了十分巨大的损失。1汽车的公害汽车的公害包括三个方面:汽车排气对大气的污染;噪声对环境的危害;汽车电气设备对无线电通讯及电视广播等的电波干扰。在三者之中,排气污染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影响最大(被认为是第一公害),其次是噪声公害,而电波公害由于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并且是局部性问题,所以没有前两者重要。除此而外,制动蹄片、离合器片和轮胎的

3、磨损物,以及车轮扬起的粉尘也会引起环境污染,但这种影响只是在交通密度大的车流附近较为突出。1.1排气公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己由工业废物、煤炭、烟气型向光化学烟雾型转变。在大城市,汽车排放中CO分担率占63%,NOx二占22%,HC占73%。在发达国家中如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放中CO的66%,N%的43%,HC的31%、微粒的21%均来源于汽车排放,因此汽车对大气的污染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000年中国城市状况监测的388个城市中,63.5%的城市超过国家质量

4、的二级标准,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112个,占监测城市的33.1%。现代汽车发动机主要是内燃机,其中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应用最为广泛。研究汽车的排气公害问题,实质上是内燃机的排气污染问题。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不都是有害的,如N2、CO2、O2、H2和水蒸气等即属于不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直接危害的物质。有害成分是指CO、HC、NOx、SO2、铅化合物、炭烟和油雾等。汽车排放的有害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这是燃料不充分燃烧的产物,发动机工作情况越差,尾气中一氧化碳越多,它与人体血红细胞结合后,就会减少输氧量

5、,轻者头痛乏力,反应能力下降,重者昏迷死亡,吸入汽车尾气过多,也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碳氢化物,由汽车汽缸淬冷,燃油蒸发及不完全燃烧所致,内含二百多种有害物质,有致癌性;氮氧化物,这是汽车汽缸高温条件下,由氮和氧化合而成,排放到大气中,成为二氧化氮,毒性极强,对人体和植物均有不良影响,也是形成酸雨和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之一;碳烟,其中包含多种微粒,有碳粒、硫化物、铅化物等,由燃烧不充分和曲轴箱形成,含有大量致癌物质;二氧化碳,这是燃料充分燃烧的主要产物,尾气的主要成分。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约三百亿吨,汽车

6、排放量占其中的7%。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二氧化硫,燃料燃烧后的产物,对人体呼吸有较大危害,导致慢性气管炎、哮喘等疾病。这些有害物主要是汽车发动机的燃烧产物(排气污染占汽油机总污染量的65%~85%)。此外,还有发动机曲轴箱通风污染(主要是HC),以及燃料箱和化油器逸出的汽油蒸气等。这些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后,将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4汽车文化课程论文直接从发动机排出的有害物可称为一次有害排放物,归结起来主要有CO、HC、NOx和微粒子。所谓微粒子是指由发动机排出的全部废气,在

7、接近大气条件下,除去非化合形态的凝聚水以后收集到的全部呈固体状和液体状的微颗粒。微粒子的成分十分复杂,它包括可溶性成分(主要由润滑油产生)和非可溶性成分(主要是炭烟)。汽油机的主要排气有害物是CO、HC和NOx;柴油机的CO和HC排放量要比汽油机少得多,而炭烟的成分远远高出汽油机,同时NOx二的排放量也比较多。发动机排气中有些成分如CO2虽然不会对环境造成直接污染,但由于CO2的大量积聚会对地球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即所谓“地球温室效应”。地球的温室效应是指当大气中的CO2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形成像一层日

8、益加厚的透明薄膜,太阳光照射在地表面的能量由于受到CO2层的阻隔,很难再散发到大气层外去,热量长年积累将使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盐碱化、沙漠化等现象。地球上接连出现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都与温室效应加剧有关。城市因人口密集、高楼密集、公路密集,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更为严重。温室气体像毯子一样把热束缚在低层大气里,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1度,甚至更多。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改变了地方天气形势,特别是雨量分布形势已经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