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宁波居民死因分析报告

度宁波居民死因分析报告

ID:1332375

大小:2.96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1-10

度宁波居民死因分析报告_第1页
度宁波居民死因分析报告_第2页
度宁波居民死因分析报告_第3页
度宁波居民死因分析报告_第4页
度宁波居民死因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度宁波居民死因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度宁波居民死因分析报告宁波市健康教育专家镇海老年大学王作豪人均期望寿命80.33岁甬城老百姓越来越长寿了。据市疾控中心监测,2012年全市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80.33岁,比10年前的75.84岁上升了4.49岁。其中,女性的期望寿命为82.57岁,男性为78.26岁。同时,我市婴儿死亡率(婴儿出生后不满周岁死亡人数同出生人数的比率)为3.08%。,孕产妇死亡率为4.00/10万。《2012年度宁波居民死因分析报告》指出,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这三大健康指标表明,我市居民健

2、康状况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均期望寿命人均期望寿命又叫平均期望寿命,或者平均预期寿命,是指在一定年龄组的死亡率水平下,该年龄组的一批人从出生到死亡平均可能生存的年(岁)数,一般用来衡量统计当年人的寿命水平。人均期望寿命指标综合反映了各年龄段人群的死亡率水平,综合反映了一个地区疾病水平和卫生服务水平,对人口分析和人口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上通常把它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从目前来看,户籍人口期望寿命超过80岁,已在国内居前列,基本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或地

3、区的水平。”市疾控专家表示。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增高的原因,主要是我市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且,城乡统筹发展,市民健康水平城乡差距在缩小。同时,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逐步缓解。随着健康宣教的广泛开展,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市民中形成。恶性肿瘤继续高居死因榜首恶性肿瘤继续高居死因榜首10年间肺癌代替肝癌成癌症“第一杀手市疾控中心监测显示,2012年宁波市粗死亡率为644.01/10万,死亡数为37163例,前五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死亡率20

4、4.57/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113.47/10万)、呼吸系疾病(死亡率110.91/10万)、心脏病(死亡率59.06/10万)、损伤中毒(死亡率58.49/10万),共占总死亡的84.86%。近10年来,恶性肿瘤一直高居死因顺位第一位。从年龄上来看,恶性肿瘤是青壮年人(15—44岁)和中老年人(45—64岁)的首位死因,从性别上来看,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远高于女性。2012年,死亡率居前五位的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和食管癌,与2002年前五位恶性肿瘤肝癌、胃癌、肺癌、结直肠

5、肛门癌和食管癌相比,死因顺位有所改变。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居民生活条件改善,饮用不洁水源、食用霉变食物等机会减少以及乙肝疫苗的接种,均减少了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可能性,这也是肝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而吸烟、环境恶化(如PM2.5超标)、职业危害因素等都会增加肺癌发病和死亡的概率。心脑血管病多发另外,一直位于宁波市户籍居民死因第五位的心脏病,去年上升至第四位。从2006年起,脑血管病取代呼吸系疾病上升为死因顺位第二位,去年依旧如此。从死因顺位第五位上升至第四位与2011年相比,心脏病根

6、据报告显示,去年宁波有3408人死于心脏病,死亡率为59.06/10万。心脏病死亡中有85.96%是急性心肌梗塞,其次是高血压心脏病和其他冠心病的死亡,随着年龄的增高,心脏病的死亡率上升,男、女性别间差异不大。去年,李惠利医院心内科碰到了一个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女病人,年仅26岁,是该院史上最年轻的心梗患者。女性宫颈癌死亡率在上升据市疾控中心监测,尽管目前宫颈癌死亡率仅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顺位的第八位,但近10年来由这一疾病而致的女性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30岁以后基本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宫

7、颈癌死亡病例中,约90%为40岁以上女性。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女性性行为过早、长期口服避孕药、吸烟(包括被动吸烟)等是引起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可预防99%的宫颈癌。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大部分肿瘤目前还没有早期发现的方法,宫颈癌是唯一有早期筛查方法、有明确病因的肿瘤疾病。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需要8—10年的时间,所以患者有时间去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阻断宫颈癌的进程。宫颈癌筛查有可靠的先进的方法,定期进行筛查可以预防99%的宫颈癌。青少年儿童伤害是主要死因监测数据显示,伤害是引起幼儿、少儿和青

8、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对于1—14岁儿童来说,淹死仍然是最严重的伤害。2012年,我市户籍儿童中,共有30例1—14岁儿童意外淹死,多发生在6—9月份;同时,有15例1—14岁儿童因交通事故而死。专家建议,应加强对儿童的看护监管以及对适龄儿童的交通安全教育。特别是对流动儿童,更应加强看护及社区安全防范教育。“开设四点钟学校、‘小候鸟快乐夏令营’等载体,帮助流动儿童在父母上班时有一个临时的安全的家,这是当务之急。”专家说。老人痴呆和跌倒也是重要“杀手”随着宁波市人口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