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表现性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ID:13302948

大小:6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1

“表现性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_第1页
“表现性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_第2页
“表现性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_第3页
“表现性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_第4页
“表现性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现性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表现性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中学曾令森【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将学生合理地分层,组成“合作学习小组”,确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教育目标,并且通过组内人际互动和合作进行学习。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堂仅仅小组合作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实施学生表现性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上,通过评价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全部的表现,来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习的情感水平和价值观做出评定,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得到发展,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合作小组

2、课堂教学应用引言: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除部分来自镇内居民子女外,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学生由于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较少,所以除部分学生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外,大部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低。针对我校学生的现状,在近几年一直使用“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指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针对同一任务的不同方面或不同的任务进行探索,学生们在小组内担当不同角色,合作交流,最终共同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目标。在这种合作学习过程中,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与自由

3、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在教别人中学习。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实施了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小组合作,部分信息能力差的学生得到了较大的帮助,学习的骨干也有很强的荣誉感和学习的动力,总体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懒散学生约束力不足。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及小组长组织管理能力的差异,还是难以保证所有学生在小组内都积极参与。例如:有些懒散的学生合作积极性不高;不愿过多地独立思考,表现出一种依赖思想,很多时候任务由小组骨干帮助

4、其完成任务。72、骨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开始时实施时,学习骨干学生还十分积极,能很好完成任务,并且协助其它同学学习,但由于很多时候,得不到老师及时的肯定,协助同学的积极性慢慢削弱,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慢慢降低。3、课堂纪律难控制。开展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由于其学习的自主性、资源的开放性以及小组的交互活动,往往会出现各种讨论声、争执声甚至部分学生离开座位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情况,所以课堂秩序显得乱,这时会出现部分学生混水摸鱼,随意走动、谈局外话的情况。为了改善这些存在问题,我曾尝试了不少的办法,如:经

5、常检查部分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禁止学生随意离开座位、调整部分爱捣蛋的学生的位置等,这些压制的方法,虽然表面上课堂秩序得到了改善,但也破坏了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少了,反而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在2007年的一节农村支教活动课,教学效果打动了我,任课老师把学生分成了小组,制了一个简单的小组评价表,对正确回答问题及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评分,由于引入了评分竞争机制,大大激发各小组学生主动学习、回答问题的十分积极,最后的效果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经过这节课,我想,引入课堂的教学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促

6、进作用呢?这种小组合作+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在我们学校是否可行呢?于是我开始了这种模式的尝试。一、表现性评价的概述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TheU.S.OfficeofTechnologyAssessment,1992)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斯蒂金斯(Stiggins)把表现性评价定义为:表现性评定为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一系列尝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由高水平评

7、定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 表现性评定具有非常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它的特征主要有:(1)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作品是评定的重点;(2)要求学生从事一些需要高级思维技能或问题解决技能的事情;(3)评定的任务能与现实生活产生关联;7(4)评定的任务具有价值、挑战性且与教学活动相结合;(5)事先确定评定学生任务表现的规则和标准。一、对合作学习小组实施表现性评价的过程及方法(一)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学习小组为4-6人为一

8、组,根据学生的的信息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等因素进行考虑,根据相对的合理搭配而建立,以保证小组成员之间能力的差异性、互补性和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小组之间才能进行公平的竞争,发挥学习小组活动的积极作用。2.任务创设。任务设计时要把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根据每一个小目标设计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并完成总的教学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我们一般把任务的分为以下三种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