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

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

ID:1328409

大小:217.51 KB

页数:85页

时间:2017-11-10

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_第1页
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_第2页
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_第3页
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_第4页
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固涩剂定义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治疗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分类: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使用注意:一般在纯虚无邪时使用。第一节固表止汗适用病证:体虚卫外不固,阴液不能内守所致的自汗,盗汗等。牡蛎散Ⅰ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牡蛎散主证分析:体虚自汗、盗汗证。气虚自汗--自汗日久,短气烦倦阴虚盗汗--汗出夜卧尤甚,心悸惊惕,舌淡红,脉细弱。体虚牡蛎散证的病机形成过程气虚表卫不固自汗日久心阴耗伤,心气受损心阳失潜阳不敛阴盗汗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方解: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君臣佐运用辩证要点:汗出,心悸,短

2、气,舌淡,脉细。随证加减:气虚明显或以自汗甚为主者,重用黄芪,酌加参、术;阴虚明显或盗汗甚者,重用牡蛎,酌加生地、白芍、橹豆衣、糯稻根。牡蛎散与玉屏风散比较第二节敛肺止咳九仙散Ⅲ类(略)第三节涩肠固脱适用病证:脾胃虚寒,泻痢日久,肠滑失禁病证。真人养脏汤Ⅱ类主证病机分析: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阳虚失固泻痢无度,脱肛坠下。舌淡苔白,脉迟细。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方解:罂粟壳君肉豆蔻诃子肉桂人参佐1白术当归、白芍佐2木香佐3甘草佐使臣配伍特点:标本兼顾,治标为主;脾肾同治,补脾为主。涩中寓通,补而不滞。运用辩证要点:大便滑脱不禁,腹痛喜温

3、喜按,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迟细。随证加减:脾肾虚寒甚者,加附子;脱肛加升麻、黄芪。使用注意:若泻痢虽久,湿热积滞未去者,忌用本方。四神丸Ⅰ类 (《内科摘要》)主证分析:脾肾阳虚之肾泄证。肾阳虚衰:五更泄泻,久泻不愈,腰酸肢冷,腹痛喜温,脉沉迟无力。脾虚失运:不思饮食,食不消化,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脾肾阳虚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方解:补骨脂君豆蔻臣五味子吴茱萸二神丸佐五味子散四神丸之用法姜枣同煮,枣肉为丸。临睡时淡盐汤或白开水送下。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功效比较真人养脏汤固涩为主,兼以温补脾肾;四神丸温肾为主,兼以暖脾涩肠。运用辩证要点: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

4、沉迟。随证加减:根据阳虚程度,可合理中丸或附子、肉桂同用。第四节涩精止遗适用病证:肾虚失固精关不固:遗精滑泄。膀胱失约:尿频遗尿。桑螵蛸散Ⅱ类 (《本草衍义》)主证分析:心肾两虚,心肾不交证。膀胱失约-小便频数,尿如米泔,或遗尿。精失封藏-遗精肾之精气不足,心肾两虚心肾不交心之神气虚弱-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神不御精精不养神功用:调补心肾,涩精止遗。方解:桑螵蛸龟甲龙骨当归茯苓人参远志菖蒲君臣佐使运用辩证要点:尿频或遗尿、遗精,心神恍惚,舌淡苔白,脉细弱。随证加减:可加益智仁、覆盆子,以增强涩精缩尿止遗之力。若健忘心悸,可加酸枣仁、五味子;若兼遗精,可加沙苑子、山

5、萸肉。使用注意:下焦湿热或相火妄动所致的尿频、遗尿或遗精、滑泄,非本方所宜。第五节固崩止带适用病证:妇女血崩暴注或漏下不止,以及带下淋漓等。固冲汤Ⅰ类 (《医学衷中参西录》)主证分析: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肾虚精亏失固脾虚气弱不摄头晕肢冷,腰背酸软冲脉不固血崩,月经过多或漏下不止,色淡质稀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舌淡,脉微弱。功用:固冲摄血,益气健脾方解:山萸肉牡蛎龙骨白术黄芪茜草海螵蛸五倍子棕榈炭白芍君臣1臣2佐配伍特点1.以众多收涩药固涩滑脱为主,配伍补气药助固摄为辅,意在急则治标。2.大量收涩止血药配伍小量化瘀止血之品,使血止而不留瘀。运用辩证要点:出血量多,色淡质稀,腰

6、膝酸软,舌淡,脉微弱。随证加减:肢冷脉微,加重黄芪,并合参附汤以益气回阳救脱。使用注意:血热妄行忌用。固经丸Ⅱ类 (《丹溪心法》)主证分析:阴虚血热之崩漏。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迫血妄行加重肝肾阴血不足血色深红或紫黑粘稠、崩漏、月经过多。病机特点:“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虚为本血热为因出血为标恶性循环(《素问·阴阳别论》)功用: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固本、澄源、塞流三法并举。)方解:黄芩白芍君龟板黄柏椿树根皮香附炙炒炒炒运用辩证要点:血色深红甚或紫黑粘稠,舌红,脉弦数。随证加减:阴虚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出血日久,加龙骨、牡蛎、乌贼骨、茜草炭。固经丸和固冲汤之比较易黄汤(《傅青

7、主女科》)主证分析:肾虚湿热带下。肾虚:带下量多湿热带下:带下粘稠色黄,其气腥秽,舌红,苔黄腻。如何理解“肾虚”1.肾虚指“失固”。2.“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任脉本不能容水,湿气安得而入化为黄带乎?不知带脉横生,通于任脉,任脉直上,走于唇齿。唇齿之间,原有不断之泉下贯于任脉以化精,使任脉无热气之绕,则口中之津液尽化为精,以入于肾矣。唯有热邪存于下焦之间,而反化湿也。……此乃不从水火之化,而从湿化也。……单治脾何能痊乎!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方用易黄汤。”(《傅青主女科》)功用:固肾止带,清热祛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