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媒转企改制动力 难题和忧虑

论中国传媒转企改制动力 难题和忧虑

ID:13264313

大小: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1

论中国传媒转企改制动力 难题和忧虑_第1页
论中国传媒转企改制动力 难题和忧虑_第2页
论中国传媒转企改制动力 难题和忧虑_第3页
论中国传媒转企改制动力 难题和忧虑_第4页
论中国传媒转企改制动力 难题和忧虑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传媒转企改制动力 难题和忧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中国传媒转企改制的动力·难题·忧虑——批判视野下的转企改制杨凤【内容摘要】传媒单位转企改制无疑能给其带来先进的体制机制,为其发展助力,但是,新机制和机制的建构绝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地努力和完善。转企改制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关键在于转企改制之后如何走好未来的路!为此,就需要我们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现行的转企改制,所谓的批判眼光,并不是绝对反对的,绝对否定的,“只破不立”的。相反,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这次转企改制,能让相关的人更清醒和理智,推进更为合理和细分的举措来转企改制,是传媒改革之路越走越远,主要是走对方向,而不是“南辕北辙”。【关键词】中国传媒;转企改制;外

2、因;内因;批判视野传媒单位转企改制无疑能给其带来先进的体制机制,为其发展助力,但是,新机制和机制的建构绝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地努力和完善。转企改制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关键在于转企改制之后如何走好未来的路!①为此,就需要我们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现行的转企改制,所谓的批判眼光,并不是绝对反对的,绝对否定的,“只破不立”的。相反,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这次转企改制,能让相关的人更清醒和理智,推进更为合理和细分的举措来转企改制,是传媒改革之路越走越远,主要是走对方向,而不是“南辕北辙”。其实转企改制并不是一时兴起的,传媒改革之路,在此之前,已经有过一段历程:分为过去的改革之

3、路和现行的改革之路。一,传媒改革之路1过去改革之路:我国传媒业自1978年以来走过了30年的渐进式改革之路。这个过程中经历十个跨越,即“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启动广告经营、广播电视“四级办”、报刊业自办发行、有线电视建设、都市报兴起、电视制播分离尝试、产业化与集团化、可经营性资产剥离、转企改制。②可见媒介改革迈出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第一步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解放了媒介生产力;但也正是这一步,让媒介改革进入了路径依赖之中,30年过去了,却仍未完全摆脱这种状态。时至今日,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后续改革,但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媒介产业

4、管理方式仍然在发挥着作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们比较早地意识到媒体的商品属性和企业属性。媒体本身也是一个企业,虽然我们是事业单位,但是一直是企业化经营。我认为,现在报刊转企是一个大趋势,不是说你想不想,而是必须要转。③2现行改革之路:2002年,党的十六大从文化产业的高度开始谋划传媒改革新思路。这就突破了原先的“小传媒”改革框架,赋予了传媒更宽广的视野。当然这一突破也使得今天的传媒改革比此前的改革显得更为复杂:改革的规模和结构更大、更复杂,难度也更大。④现在随着新闻出版总署对“转企改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的制定,中国出版界正在做好各种准备告别过去非事非企的尴

5、尬局面,迎接这一期待已久的“华丽转身”。而期间也涌现了一大批出版企业,他们走在改革的前沿,积极探索改革的道路。⑤“非时政类媒体一律转企改制,实行公司化运作;时政类媒体,一律实行企事分开、采编经营分开;新闻网站要全部转企改制,推动我国媒体传播能力的提高。”10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新闻出版总署目前正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经营性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都已十分明确,改革的配套政策也已基本完善。在全面推进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基础上,新闻出版总署现在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刊分类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工作,计划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非

6、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工作。我认为,转企改制是一项不得不做,必须做的问题,这和推动它实行的动力是不无关系的。而其到这种推波助澜作用的因素我认为有两种:转企改制的外因和内因。二,传媒转企改制的动力1外因: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海啸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蔓延,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经济危机。我国经济自2008年9月以来也受到了波及,在外需锐减、出口受阻、资本撤逃、消费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滑落到了7%以下。受到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在阵阵寒意侵袭之下的传媒产业也难以独善其身。然而“危”与“机”往往并存,在当前形势

7、下,传媒业的“转危为机”成为了众人的共同期盼与诉求。若能在应对危机的契机下优化政策、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理顺关系,则能顺势而为,加快传媒业科学发展的步伐。⑥“马太效应”使得强势媒介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弱势媒介则处于更加艰难的环境中。在这种市场格局内,“马太效应”的扩大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契机,将长久积累的矛盾集中突显出来,形成了改革的动力,若能抓住这一契机便能为将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积蓄强大的力量⑦2内因:马克思的精神交往理论告诉我,传媒也是生产,也应有生产产品,即信息。作为产品,就得考虑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内生动力的产生需要有一套内生动力机制,企业化改制为产生

8、这种内生机制提供了必要条件。⑧回到源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