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2467
大小:101.09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7-11-10
《魏晋玄学【精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魏晉玄學清談=玄學?清談=清議=正論即士人雅談主要是政事或人物之批評魏晉以後大多是談老莊玄學即思想深遠之學天道人性,事理思想等皆是虛渺,人生不可捉摸之學問,探求真理越深,則越見玄妙而不可足摸清談=東漢魏晉時士人之一種雅集活動形式玄學=內容,初以品評人物為主,魏晉以後,則以玄學為主背景--儒學思想動搖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家雜染天人感應,加上東漢時讖諱流行,儒學與迷信結合,流於迂腐和荒誕。東漢中期始有人對儒學的神化作出批評王充:神化的儒學造成「虛妄顯於真,實誠亂於偽」而「疾虛妄」,因而作《論衡》王符批評官場之腐敗、生靈之涂炭,士風之日下、學者之浮華儒學受到沖擊魏世,何晏王弼以老莊說儒經,使學術風
2、氣為之轉變。背景—經學煩瑣「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秉策,勸以官祿,訖於元始,百有餘年,傳業者寢盛,交葉蕃滋,一經說至百餘萬言,大師眾至千餘人,蓋利祿之路也。」《後漢書.儒林傳.贊》漢代儒學以研經為主,知識份子多被約束在經書章句之學中,埋頭於訓詁注疏,而少有理論的創造和思想的超越;而經學變成于綠祿之工具,思想越加彊化經學至此,似乎己走到窮途末路,人心已感厭捲,故漢末學者,趨向義理之討論,而開游談之風漢末魏初,清議、清談之風相搧,而「章句漸疏,多以浮華相尚,儒者之風衰矣。」《後漢書.儒林傳》「齗齗於鄭、王兩家之是非,而兩漢顓門無復過問」皮錫瑞背景—名教敗壞儒學禪讓學說,為有野心者利用,
3、以作為其篡位奪權之根據,王莽如是,光武如是,儒家之綱常名教,漸受懷疑跟著黃巾董卓之禍,朝延威信不再,再加上曹操掌權後,以法術治國,其魏武三令,明白指出縱然不忠不孝,不合傳統儒家之要求,亦可被重用,動搖了儒家名教之治思想界呈現真空,而道家老莊之學,雖自漢初退出政治舞台,但在民間則日見活躍。至魏晉時乃漸抬頭背景—黨禍影響自東漢桓靈之世,「黨錮之禍,海內塗炭二十餘年,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後漢書.黨錮傳》)士人既遭大劫,見政場險惡,道德學問不可恃,乃灰心世事,避開政治旋渦,宅心事外,與物無競,超然物外,以堅持其獨善其心之道,乃從事游談,清談之風乃起。「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
4、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文帝初欲為武帝求姻於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背景—政局混亂漢末政府腐敗,四海無有寧日,民變四起,中以黃巾為禍最烈;鮮卑烏桓西羌屢屢入寇;天災頻繁,死傷枕藉魏之亂政,甚於漢末,三國爭雄,戰無休日。司馬篡魏,亂端愈烈,內則八王之亂,外則五胡內侵。外患內亂交加,且天災橫行,民生困苦,盜賊公行仁人志士,目睹時艱,慘不忍賭,然衰亂之世,無可奈何,只有學老莊之達觀。背景—道家思想發展西漢初之黃老之治,曾在政治上取得優勢獨尊儒術之後,道家思想仍在民間發展。嚴遵的《老子指歸》是道儒兼學,以道為主揚雄《法言.問道》中云:「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其《太玄》一書,是用老
5、學來解《易》王充《論衡》吸收了老子天道無為的學說,提出元氣無為自然,以駁斥神學化了的官方儒學思想後來王弼吸收諸人學說,以道入儒兩漢時代的黃老思想己經為魏晉玄學思想的產生,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資料。背景:清議之演變初為清議,有抨擊時政的積極一面,但後來則成了知識分子互相吹噓的工具漢末魏初清談,一般主要偏重於人物的品題,及與此有關的才性問題的討論劉邵《人物志》為代表之作品,不滿足於一般人物之品題,而要直探人物的本性、材質,又強調《老子》的君人南面之術何晏、王弼的清談玄學從更抽象的角度,躍進宇宙觀的高度,要直探整個世界的本質、本性,並用老子的虛無哲學來解釋世界本體,用老子的無為政治來填補儒家名教之治。第
6、一階段—正始玄學主要人物是何晏與王弼以老學主,主「貴無」的宇宙本體論認為「無」為世界的本體,「有」為各種具體的存在物,是本體「無」的表現世界的本體「無」是絕對靜止的,而現象的「有」則是千變萬化的,運動著萬有最後必須返本,歸於「虛靜」在政治上,何王玄學崇尚老子的無為而治,主儒家的名教出於道家的自然之說,認為治理社會要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本,以儒家名教為末,主調和儒道論。第二階段—竹林玄學代表人物:阮籍嵇康為首的竹林七賢崇尚老子的自然無為思想,並進而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有強烈的反儒思想傾向欣賞莊子逍遙思想,重視莊學在玄學的發展中,阮、嵇的老莊學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三階段—郭象玄學代表人
7、物:郭象、向秀以莊學為主(向秀有《莊子注》,為郭象所承)崇有「有」自生獨化的,並不需要一個「無」作為自己的本體名教即自然,儒家即道家,逍遙遊外與從事名教世務(儒家),本是一回事,即所謂宏內即是遊外的學說,「雖在廟堂之上,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逍遙並不需要遁世。第四階段—東晉玄學調和玄學中貴無與崇有兩派的思想張湛的《列子注》想調和貴無與崇有兩派的思想佛、玄合流老莊盛行,佛教的大乘空宗頗與老莊思想相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