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校领办中职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领办中职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办学模式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在大学背景下办中职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然而,在国家政策、高校、中职部等多方合力的基础上,这必然是一条具有开拓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的明智之路。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等教育;实践与思考 引言 成都大学中职部的前身为具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四川省成都卫生学校(以下简称成都卫校)。成都卫校素以办学规模大,师资阵营强、教学质量好,开设专业多等特点享誉全国同级同类学校。 然而,成都卫校中职教育的发展却经历了波浪
2、式的辉煌与低谷、骄傲与迷茫的历程。 现行中职教育的目标,是积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满足的是受教育者的就业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但是,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目标定位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中职学校带来了诸如生源质量差、教育与管理难度增大、软硬件建设跟不上职教形势的发展、中专生因学历偏低而求职难度加大之类的问题。 国家倡导“西部大开发
3、”以后,中职学校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纷纷与高校联手,推出旨在提高办学层次的“3+2”高职大专的办学模式。然而,这种办学形式仍会产生诸如效益分割和联办双方管理交往上的一些矛盾,具体承办教学与组织工作的中职学校往往事倍功半,对办学效益的获取常常有名无实。 作为具有五十多年办学经验和良好社会声誉的成都卫校,因置身中职教育领域,所以也同样长期受到以上种种问题的困扰。 为便于消除阻碍成都卫校发展的种种不利因素,经省政府同意,成都卫校在市政府主导下,于2006年整合并入成都大学,开始了高校背景下举办中职教育的新历程。
4、一、并入高校后的实践与探索 依托高校办中职,对成都卫校这样的中职老校来说,无疑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四年来,走过了与先前五十多年不一样的发展历程。合并之初,学校由成都卫校更名为成都大学医护学院,有教职工400余人,在校生10000余人,分三个校区(羊市街校区、文家场校区、都江堰校区)分散办学。与成都大学其他二级学院所不同的是,医护学院实行三年的过渡期,即拥有相对独立的运作模式及经费核算机制。最大的变化是在中职办学的同时,依托高校资源开办了普通专科、普通本科,这对医护学院来讲,无疑是具有里程牌式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
5、,矛盾、困难开始凸显。无论是招生指标、师资要求,还是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的差异性都使原先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很不适应。尤其是“5.12”地震后,都江堰校区办学功能完全丧失,文家校区、羊市街校区吸收、安置因地震而迁移来的都江堰师生,责任、压力前所未有。4 2009年7月,原医护学院在学校机构改革中被拆分为中职部、医护学院、都江堰校区管理办公室三个部分,怎样依托大学资源和市场导向的双重机制寻求有效途径,尽快摆脱因机构拆分出现的困境,成了中职教育全新的研究课题和重要的探索目标。 二、国家教育改革的重大方略——大力发展中职
6、教育 为了改变职业教育发展长期疲软的状况,我国2002年以来相继推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带有改革性的职教政策,从而给中职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教育工作
7、座谈会中多次谈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
8、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与此同时,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还“宽覆盖,大面积”地给予中职学生大幅度的经费资助,使职业教育的发展锦上添花,这让广大农村和城镇家庭经济困难的莘莘学子在顺利完成学业方面获得了有力的助学保障。 这些政策精神、资助措施与相关数据,都充分表达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三、发达地区兄弟学校成功经验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