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186027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1
《呼吸禅定步骤-坦尼沙罗尊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呼吸禅定步骤http://xz.netsh.com/eden/bbs/802861/html/tree_16440309.html[作者]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中译文版权所有2005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佛陀传授呼吸禅定时,所教共有十六步。这是经文中最详细的禅定指导。而呼吸则是佛陀最高度、最常推荐的禅定主题——因为呼吸不仅是心智借以安定集中之所缘,也是心智作分析的对象。那里是觉醒洞见升起之处——心智对呼吸有念住、有警觉,也对自己与呼吸之间的关系有觉知。 在呼
2、吸禅定的后续阶段,重点不再是呼吸,而是心智与呼吸的关系。不过初始阶段,重点在呼吸本身,用呼吸把心智套牢,把它带至当下。最初两步里,你仅只跟踪长呼吸与短呼吸,使自己对长短呼吸的意识敏感起来。不过从第三步开始,便有了意志的成分。你要训练自己,首先是,随着吸气,对全身有觉知,随着呼气,对全身有觉知。 佛陀在描述禅定境界时,并未采用一境性(single-pointedness)的形象。他用的是全身意识的形象。当呼吸禅定产生喜与乐的觉受时,他告诉你,把喜感与乐感,如发面时把水揉入面粉一般传遍全身。另一个形象是,喜悦从体内升起,如冷泉水从湖底涌出,给整湖水带来清
3、凉。另一个形象是湖中直立的荷苞:有的未伸出水面,而是整个沉浸于水中,从根部到苞顶为湖水的静止与清凉所饱和。再有一个形象是,一个包着白布的人,从头到脚裹着白布,全身盖着白布。这些都是全身意识的形象,是喜、乐、明亮的意识充满全身的觉受。你在理解呼吸时需要尝试达到的正在于此,因为让洞见升起的那类意识,并非限制于一点。当你把注意力集中于一点,其它一概堵在觉知之外时,心智也会留下许多盲点。但是你试着维持一种全方位的意识感时,就有助于消除盲点。换句话说,你要沉浸于呼吸之中,对周身的呼吸有觉知。用来描述它的一个词是kayagatasati——念住浸没于全身。身体为
4、觉知所饱和,觉知本身又沉浸于身体、为身体包围。因此并非你仅只注意一点——例如头部后方——从那一点看身体,或者从那点出发堵住对身体其它部分的觉知。你必须有全身的知觉,有全方位、三百六十度的觉知,那样就消除了心智里的盲点。 你一旦有了这样的觉知,就要致力于维持它——尽管“致力”与一般的致力并不同。你致力于不把意识移开、不让它萎缩。你致力于不去担负其它的责任。不过时间长了,这样的调御就越来越自然、越来越成为第二天性。你感觉越来越自在。随着心安定下来,它平时的紧张能量就开始消解。身体实际需要的氧气越来越少,因为你的大脑活动程度开始平息下来,呼吸也越来越精细。
5、它甚至可以达到完全静止,因为你需要的氧气只需从皮肤的毛孔中获取。在这时,呼吸与你的觉知似乎融合在一起。很难把两者分开,不过你暂时不要尝试去分开。就让知觉与呼吸相互贯通,成为一体。你必须把这样的意识,这种一体感,练得极其稳固。否则它很容易遭到破坏,因为心智的天性会任其萎缩。我们一开始思考,身体某处的能量场就收缩起来,从意识中给堵了出去,这就是为什么每次一个念头出来,身体就会有张力。身体这部分紧张起来,让你去思考那个念头;身体那部分紧张起来,让你去考虑这个想法,就这样来来回回。难怪一个简单的思考过程也会让身体大量消耗。根据一些中医学说,脑力劳动者消耗能量
6、的速度,比一个完全的体力劳动者要快三倍。这是因为思考给身体带来紧张。特别是那些有关过去未来的想法,必须造出一个世界来,才能让那些想法有地方居留。我们使心智集中起来时,是在以一个不同的方式思考。初始阶段我们仍在思考,不过所想之事完全关乎当下,完全在观察当下,对当下发生的事件有警觉、有念住,这样就不必去创造过去、未来世界。这样给身体造成的张力就减少了。为了保持对当下的念住,不让心思溜回旧习,你必须尽量保持开阔的觉知,直至包括对你的手指、脚趾的觉知,那样才让你扎根于当下。你的觉知保持着开阔感时,就能够防止产生那种收缩性,它允许心智溜出去跟踪过去与将来。你就
7、完全安住于当下。思考的需要变得越来越少。随着念头越来越少,不去干扰呼吸能量的流动,会产生一种全身的满足感。经文中把这种满足感称为喜,而称随之而来的自在感称为乐。你就让这个自在的满足感充满全身,但仍然把注意力放在呼吸能量上,即使它已完全静止。你不必匆忙,不过最后会达到一个地步,身与心经历了足够的喜与乐,你可以让它们平息下来。或者有时喜念太强烈了,那时你就让更为精细的呼吸感,进入喜悦中的觉知,接下来你转入一个完全自在的层次。之后连自在感——一种啜饮愉悦的感觉——也平息了,把你留在了彻底的寂止状态。 你在寂止中定驻下来后,可以开始寻找呼吸与觉知之间的分界线
8、。在此之前,你一直在调御呼吸,尝试怎样呼吸法最舒适,怎样不舒适,对此越来越敏感,你的调御越来越精细,直到可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