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181489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1
《阅读与写作双翼齐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阅读与写作双翼齐飞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阅读离不开写作,写作离不开阅读。辅之相应的活动,如展开读书会、作文比赛,考试试题的设计等,使阅读与写作双翼齐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文;阅读;写作 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中,阅读和写作平分秋色,各占半壁江山。而学生在这两方面是薄弱环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二者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之说。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阅读和写作双轮共进、双翼齐飞?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点尝试,与大家共勉。 一、广泛涉猎素材,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古人把阅读比作根,
2、把作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在教学中,以教材为样本的同时,教师应让学生阅读大量美文、时文,积累素材,欣赏借鉴,为写作打下基础,这样才能下笔有物。为了让学生养成读书、阅报、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初一入学,我就给学生立了一个死规矩:每天读一篇精美的文章,定期交流心得体会;由家长给孩子订一份报纸,让学生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从报纸中汲取营养,积累素材,陶冶情操,同时,了解国家大事,时刻把握时代脉搏。例如,报纸上报到了“美丽谎言圆梦绝症盲童”“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已经60岁的任更会毅然决定捐出自己的肾脏”“12岁男孩侍
3、候疯妈不言苦”……一篇篇报道无不感动着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在学生的笔下诞生了。我还发现,课间,学生一改以往打闹追逐的恶习,而是俩人一伙、仨人一群地凑在一起谈论近几天的新闻及自己深有感触的事情,气氛好不热闹。 引导学生有选择地看电视,如新闻、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动物世界等,从多渠道获取知识,开阔视野。 我这样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看看社会、看看家庭,就是让学生有取之不尽的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所读的书与生活感受结合起来,学生就不再怕作文了,作文能力也提高了。 二、写作知识渗透于课文教学中 要使语文教学
4、中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把握,将写作知识的传授与感悟贯穿于课文的教学中,小到讲一词一句,大到分析文章的主旨、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都不忘写作的指导。学生在这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的学习中,会逐步积累大量的作文知识和写作技巧,这比集中起来大量、单纯地指导作文的效果要好得多。例如,教读朱自清的《背影》时,通过师生研读,学生明白了两点:(1)课文表达的主旨是浓浓的父子亲情;(2)这种深挚的感情,凝聚在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呈现给儿子的背影上。然后,我拓展开来,选了三篇同类文《阳光地带》《妈妈喜欢吃鱼头》《绳子》让学生欣赏,从而领悟写作技巧方法和阅读
5、理解的技巧方法。在这个环节,我进行如下尝试: 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每篇文章的中心内容,然后分小组讨论后由学生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学生甲:《阳光地带》写了一位母亲在晒被子时,从早到晚一直把女儿的被子晒在阳光最好的地带,而自己的被子却寂寞地呆在晾衣绳的两端,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学生乙:《妈妈喜欢吃鱼头》写了一位年轻母亲把鱼背的肉给女儿吃,而自己吃鱼头,当女儿问起时,母亲说:“妈妈喜欢吃鱼头。”而这位年轻母亲的母亲又用同样的方式把鱼背肉给女儿吃,自己吃鱼头,当女儿问起时,这位老母亲说:“你是知道我喜欢吃鱼头的。”此文也体现了母亲对女儿无私的爱。学生丙:《绳
6、子》写了一位父亲在女儿出国时怕皮箱拉链开了而用绳子一圈一圈拢住,当时女儿嫌难看而不高兴,结果经过一路的颠簸,箱子上那条漂亮的长拉链,竟沿路开着口,满满一箱跃然欲蹦出来的东西,竟全靠那根绳子给拴住保全了!这绳子凝聚着浓浓的父爱。 紧接着我归纳总结进一步的启发:这三篇文章都表达了同一主题,父母对儿女深挚而无私的爱。那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主题,在选材上有何特点?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后回答:作者所选的材料都是身边的平凡小事。我由此引导学生善于留意身边生活中的人和事,并由平凡细小的事反映深刻的主题。这种写法是“以小见大”。然后我进一步诱导:“同学们,父母对自己的爱,你们感受到
7、了吗?”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最后,我趁热打铁,课下让学生用笔、用自己的真情写下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的爱。结果每位学生都写出了感情真挚精美的文章。 三、活动丰富,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 在班内设置一个“图书角”,把教师和每个学生的好书汇集起来,编号供学生借阅,写读书笔记。每周定时一节阅读课,让学生尽情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定期开展读书会、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快速作文赛,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美文,争当优秀小作者的积极性。学生由被动地完成作业变为自发地写文章,而且有些学生的作文在校刊和报纸上发表。 我们知道,“读”是吸收,“写”是输出;读是“源”,写是“流”,“源”远方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