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文化翻译视阈下的习语译文取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文化翻译视阈下的习语译文取向论文化翻译视阈下的习语译文取向论文化翻译视阈下的习语译文取向论文化翻译视阈下的习语译文取向论文化翻译视阈下的习语译文取向论文化翻译视阈下的习语译文取向论文化翻译视阈下的习语译文取向论文化翻译视阈下的习语译文取向论文化翻译视阈下的习语译文取向2010年8月第29卷第8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Aug.2010V01.29No.8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0.08.057论文化翻译视阈下的习语译文取向刘榕(福建
2、行政学院,福州350002)摘要:文化翻译在翻译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刘宓庆在《文化翻译论纲》中指出,2l世纪翻译理论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文化翻译.习语具有民族性,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探讨习语的翻译不仅有着重要的语言意义,而且具有文化意义.处理好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翻译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的民族性,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皆为译文取向的重要砝码.译文的天平自然是倾向于以目的语为取向的归化翻译.关键词:习语;文化翻译;归化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0)08
3、—0137—03经济的全球化把各民族文化卷入大交流,大融合的世界浪潮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也不例外地与世界文化发生碰撞,交汇和融合.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世界文化面临着文化的趋同化和求异化的困惑.中国文化也不例外.尽管人类文化有其共性,但是人们还是不希望看到世界文化像世界经济那样趋向一体化.中国文化不能在世界文化的浪潮中失去自我,而应该像易中天说的那样”化出国界”.文化交流离不开语言;语言交流离不开翻译.因为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媒介,是沟通两种语言的桥梁.它作为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已经进入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自从20世纪80年代王
4、佐良先生的《翻译与文化繁荣》开创了当代文化与翻译的先河以来,翻译研究越来越重视文化翻译.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研究翻译成了许多翻译学者的共识.刘宓庆先生认为2l世纪翻译理论研究将面对许多新问题,新任务.而最大的问题(也是人们最广泛的关注和兴趣)将集中于文化翻译(2007:xxi).文化翻译就是对各民族问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谢建平,2001:19).文化学派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不是句子,甚至不是篇章,而是文化(潘文国,2002:36).文化翻译观认为当一种语言和另一种
5、语言进行交流时,实际发生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范东生,2000:31).研究语言离不开文化,研究文化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类各民族的语言,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还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申小龙,2008:1).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习语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沿袭而积淀形成的形式简洁,固定,寓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的最典型表现.以下将从文化的民族性,思维的民族性,比喻的民族性及译文取向四个方面探讨习语的翻译.1文化的民族性人类用语言将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打开了通向文明的
6、大门.人类借助语言及其后来的文字,有效地进行着文化的创造,积累,学习和传播,从而有效地维持自己的生存并同时把民族的文化特征深刻而历史地发展.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人类的行为被记录,保存下来,使具有独特习惯与方式的民族语言,成了维护和巩固民族文化独立生存的屏障.语言的民族差异便成了民族及其文化差异的重要界标(胡潇,1991:149).一个民族的习语传递着该民族在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体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文学艺术,寓言神话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独特的文化内涵.收稿日期:2010—06—09作者简介:刘榕(1958一)
7、,女,福建福州人,副教授,从事语言文化与翻译研究.一137—中英两个民族的习语也不例外.就拿宗教信仰来说吧.两个民族因教信仰不同,其宗教的文化现象在习语表现就很具民族性.英语中许多习语就源自《圣经》,跟基督教有关.如”ThankGod”,”MyGod”,“Godknows”,”theHolyGrail”,”theJudgmentDay”,“holdouttheolivebranch”等.其中的”theHolyGrail”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杯子,后来给了亚利马太人约瑟.喻指渴望得到但又得不到之物;而”theJudgmentDay”是指基督
8、教教义中上帝进行最后审判之日.在此日现世完结,耶稣复临,所有的人接受上帝的最后审判,获救赎者上天堂,未获救赎者下地狱,魔鬼被丢人火湖.喻指万劫不复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