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藁城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缺答案

河北省藁城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缺答案

ID:13082925

大小:82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0

河北省藁城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缺答案_第1页
河北省藁城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缺答案_第2页
河北省藁城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缺答案_第3页
河北省藁城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缺答案_第4页
河北省藁城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缺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藁城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缺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2012藁城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古代中国,姓名称谓复杂,有直称姓名、有称字、有称号、有称籍贯、有称官名等等。例如:李太白、东坡居士、康南海、杜拾遗。下列各组中与以上四个称谓对应正确的是A.称号、称字、称官名、称籍贯B.称字、称号、称籍贯、称官名C.称号、称籍贯、称官名、称字D.称字、称籍贯、称号、称官名2.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其中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是主要的一类。以下各项中属于这一现象的是A.统一后嬴政定尊号为“始皇帝”,自称“朕”B.宋室南渡后,建都于杭州,后升为“临安府C.唐朝时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

2、”改为“户部”D.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以应天为“南京”3.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维护统治的稳定。研究宗法制度可考察:A.长城遗址B.曲阜孔庙C-陕西黄帝陵D.京杭大运河4..据史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D.扩大了国家疆域5.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

3、(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6.“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7.阅读下列改革措施,据此判断它们共同的历史意义时间改革措施管仲在齐国改革(公元前

4、七世纪中期)相地而衰征鲁宣公改革(公元前594年)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商鞅变法(公元前四世纪中期)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A.直接瓦解了分封制B.土地私有权得到了诸侯国法律承认C.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为争霸、兼并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8.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5、D.“公天下”转向“家天下”9、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A.“礼”B.“仁”C.“德”D.“孝”10.《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这里“书法”的含义是A.写字的笔法艺术B.古人的治史态度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11.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

6、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2.汉武帝时规定:“商人财产每2000钱,抽税一算(120钱);经营手工业者的财产,凡4000钱抽一算;……商人之车,则征收二算;船5丈以上者,每船抽税一算。”这个政策的直接目的是()A.打击富商大贾B.降低商人的经济地位C.打击地方割据势力D.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13.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

7、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B.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C.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14.《齐名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  )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D.提倡工商皆本15.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半径很小。下列解释不确切的是(

8、  )A.做到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B.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C.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