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让低年级学生说完整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说完整话在生活中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中,如拼音教学、识字教学等。在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先学会想再学会说,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针对一些人学习写作只从记诵和模仿入手的弊病,明确指出“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即无从谈起”,“生活作文”正是实践着这样的理念,将学生引入生活中,将作文融入生活中,用作文的思想去体验生活,用生活的色彩去装扮作文,逐步形成了先“生活”后“作文”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源泉。学习写作就像
2、小孩子学走路,还没站稳就想学走路,还没走稳就想学跑步,这是不现实的,世上万事都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写作文也是一样,同样需要经历“站稳”、“走路”、“跑步”的过程。也就是说,写好作文应从“站稳”即练习说话、写话做起,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小学低年级是人生的启蒙阶段,这时的孩子好奇心和模仿力较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内容,为学生的生活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此,我有如下观点:一、在生活中训练句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么一个现象。当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没头没尾,词不达意,甚至有的还是答非所问。那么
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还是从句式抓起。句式,就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只有按照一定的句式说话,人们才能在交往过程中交流思想,言辞达意。这种现象,低段学生更为多见。因此,教师在教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时候,要结合教材中丰富多彩、形象逼真的画面,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教给学生说话的句式。简单的句式有以下几种,如:“谁是什么?谁做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做什么?什么怎么样?”等,复杂的句式有: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有……有……还有……,先……再……然后……最后……等。教师可结合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画面,从不同角度采取多种形
4、式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如在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时,都可以引导学生训练说完整话,哪怕是思想品德课、数学课都可以渗透。如“植树”这幅看图写话,老师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想,先说“谁”,再说“干什么”?通过老师耐心的引导,学生们会说出“谁”指的是图上的小朋友,“干什么”指的是植树,这句完整话就是“小朋友在植树”。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安排有难度的说话练习。从单幅图到多幅图逐次观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方法主要有四点:1、通过观察,知道图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把每幅图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分别表达出来。3、将几幅图的意思连贯说
5、成一段话。4、通过学生自己互相交流、修改、补充、必要时老师可以帮助引导。经过练习说话后,再让学生把句子写在本子上,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这样长期以往的做下去,就能养成先说后写的习惯,为下面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培养好习惯。比如教《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的时候,我提出问题:“雪地里都有哪些小画家?它们分别画了什么?”按要求这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捕捉课文中心。可是学生的回答却很分散:1,小鸡、小狗、小鸭、小马。2,竹叶、梅花、枫叶、月牙。就是这样点一个,说一个,这样的回答既零碎又不完整更不具体。这时就需要告诉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根据题目的
6、要求,怎么问就怎么答。经过示范和对一些回答比较好的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学生懂得了怎样才能说完整的话。初步学会怎样说完整话的方法后,上面提的那两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就完整多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容易接受,但问题在于坚持,有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又忘了说完整话,回答出来的往往是一个单词或一个词组,老师就抓住机会及时纠正,久而久之,相信学生回答问题就能说完整话了。学生说完后把说的话写在本子上,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还要学生给这个完整句写个句号。三、在生活中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的能力、连句成
7、段的能力、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观察是说话写话的前题和基础,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往往单凭兴趣、东看看西望望,观察没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留在脑海里的印象也是杂乱无章的,缺乏一定的条理性。因此,在观察事物时,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细心观察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事物本身存在与变化的顺序进行观察。比如:观察静物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往后、由远及近、从里到外等方面有序地进行观察。观察动态的事物时,如:观察小动物要从整体到局部。观察活动时,按照活动的开始、经过、结束的顺序进行观察。这样
8、再结合课文中接触到的形象画面或到大自然中观察新鲜的事物,学生说话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如一年级一册课文《秋天》看图一文则是按照从下到上的观察顺序写出来的。老师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