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要点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要点

ID:13065329

大小:55.5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0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要点_第1页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要点_第2页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要点_第3页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要点_第4页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必背的知识点用“■”并加深标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要点(一)高一第一学期前言■1.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A)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一切经济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而进行的。■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B)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说明,坚持进一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1)以人为本,就是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

2、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展和社会全面进步。(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

3、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3.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4.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B)(1)社会生产需要的基本要素有: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劳动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②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社会生产的一切物质实体,都可以追溯到土地。土地要素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征。③资本。资本通常有货币形态、物形态和商品形态。④

4、经营管理。这种对其一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就是经营管理。■⑤科学技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17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表现在:第一,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第三,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地进行。科技进步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突出,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2)劳动、土地、资本这三类要素看得见,摸得着,被称为实体性要素;经营管理是联结性要素;科学技术是渗透性要素。■5.新型工业化道路(B)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是:①科技含量高;②经济效益好;③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④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6.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A)一国(或地区)GDP的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而人均GDP则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通过统计国民经济

6、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还能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7.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B)(1)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充分的福利和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2)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②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

7、加科学化、规范化。③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8.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离不开社会积累(A)社会积累基金主要来源于三条渠道:①政府的财政渠道。②企业的利润留成。③居民的一部分消费基金的转化。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9.个人可支配收入(A)(1)个人总收入一(税收+社会保障金)=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2)决定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例通常需要考虑两个因素:(1)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2)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

8、预期。预期未来收入提高时,在当前增加消费、减少储蓄;预期未来收入将会减少时,则在当期增加储蓄、减少消费。除此之外,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等许多因素,也会对人们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产生影响。17■10.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同时,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通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11.适度消费与生活质量(B)(1)适度消费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