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美术教学行为的改变

小学教学美术教学行为的改变

ID:13045523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小学教学美术教学行为的改变_第1页
小学教学美术教学行为的改变_第2页
小学教学美术教学行为的改变_第3页
小学教学美术教学行为的改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美术教学行为的改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教学美术教学行为的改变变表扬性语气为评价性语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大多数教师(包括我自己)习惯性的用“你真行,很好,你真棒”等激励性的表扬语气对学生进行赞扬,然而细细想来,这种千篇一律的表扬语气反而使学生习以为常,雾里看花,沉浸在盲目的喜悦之中,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行在什么地方,棒又棒在那里,因此就需要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这种表扬性语气为评价性语气。例如,我曾听过我校两名教师教“0的认识”这一课,两位教师都提出了这样一个相同的问题:“孩子们,你们在那些地方见过0?”当甲老师听到有学生说:“我们家的鸡蛋是0”时,甲老师只给学生一句表扬行的

2、语言,“你真棒”。而乙老师听到学生说我们教室门上的锁孔是“0”时,乙老师对着学生竖起了大拇指,说到:“你真行,不但认识了“0”,还发现了0的形状,值得大家学习,老师非常喜欢你这样爱动脑筋的孩子,来,大家为这个聪明的孩子鼓鼓掌”。从此例看出,老师只有正确、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捕捉学生的优、缺点;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才能帮助学生提升。从而达到给学生以温暖、以激励、以帮助的目的。二、   变整体划一为因人而异的教学行为《新课程标准》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教师们都习惯性问学生,哪种方法好?那种解法简便,可是教师们,你们知道吗?就是

3、因为这一问,少数学生尽管对自己的解法情有独钟,但在主流面前,他们会感到势单力薄,他们的不同声音终究被这整体划一的声音所淹没。其实,不同的学生由于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经历的差异导致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老师因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不能把绝大多数人的认识强加于少数学生,因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因正确看待每位学生解决的具体方法,决不能一边高呼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边却陷入追求整齐划一的泥潭,扼杀着一个又一个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三、变墨守成规为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教育行为《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创造性地学习,而在实际教学中,我看许多教师都习惯性地

4、把一些常见的固定思维模式强加给少数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让学生墨守成规。例如,在我校的一次教研教改观摩课上,有一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列举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树上有15只鸟,飞走了几只后,树上还剩9只,问飞走了多少只?”当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方法进行展示时,有一名学生是这样解答的:“15-6=9,答:树上还剩6只。”可是该老师却毫犹豫地一个“×”。而学生就很纳闷,就是这样呀,怎么会错呢?不难看出,该老师根本没有发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是一件困难的事,该学生只不过用了自己习惯性的顺推思维方式,总的鸟的只数减去飞走了的就是剩下的。这种思维方式更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而且

5、,还隐含着方程知识的雏形。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这些独特个性的学生,老师们应正确对待,不要过早地加以否定,更不应该把成人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学生,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出发,选择更合适与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形式。四、变信口胡言为合理猜测的教学行为《新课程标准》倡导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学生严格演绎证明问题,而且要教学生会猜想问题,不但要教学生正规的演绎推理,而且要教非正规的合理推理,切莫打着《新课程标准》的牌子,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行口胡言,但是也不要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过重地

6、追求统一标准,容不得学生出来点差错,否则就给学生扣上乱讲乱猜的帽子。而这种在课堂上行口胡言的教师,必然会大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以后有口无言,有言也不敢表达。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必将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达到从根本意义上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目的,让我们改掉我们存在的不良教学行为吧!为了祖国,为人民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优秀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