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01941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0
《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有效实施的研究(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有效实施的研究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20世纪60年代,“互动”的概念被引入课堂。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它明确了师生交住,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改革的今天,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衍生出许许多多教学方法,其中“互动式”教学法为业内所推崇和提倡,有关这方面研究和探索的文章也很多。但客观地讲,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采用“边讲边问、小
2、步快进”的教学模式,其实这就是为了灌输知识,所谓问答只是看学生收到了没有。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特别是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个性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挖掘,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我们所倡导的“互动式”教学不是简单的停留在“问答”这类形式上、局部上的“互动”,而是要将“互动式”教学的本质更为深入地应用和推广。 课堂教学是以教材、教学课件等为媒介,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主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目标的三者互动的过程,它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特征:
3、全面互动、开放互动、综合互动。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开展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我确定了《小学数学课堂中“互动式”教学有效实施的研究》实验研究课题。(二)课题研究的意义21世纪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下,不应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更应注重全面发展学生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识结构得到发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互动主
4、义教育观认为,有意义学习时通过人际互动产生的。所以说互动教学时课堂教学赖以进行的动力。他能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学生由以往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人。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有知识的讲解者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有激情,学有热情的良好效果。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学改革都把课堂改革作为主要阵地,我国许多地区在推行的新课程中也非常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交流,突出培养学生的主动
5、探索、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陶文中同志自1996年9月以来,致力于“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基本理念和基本框架。此外,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和小学数学研究者对“师生互动”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实现课堂教学多维互动性的前提与策略》,《语文学刊》中教育专家李玉华认为: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着频繁而密切的联系,这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拟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实现课堂交往的多维互动性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建立课堂交往环境多维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实现有效课堂交往的多维互动策略。三、课题研究方法、内容及目标(一)课题研究方法总体上以实践研究为主,并辅之以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对比试验法、经验总结法。1.文献研究法。前期工作重要是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2.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
7、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3.个案分析、经验总结法。在成果总结阶段,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本质和内涵,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课堂教学设计。(二)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1.全面的互动。它包括师生间互动、生生间互动、以及人境的互动。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向学生提问、共同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进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强化师生交流;教师通过案例引导、问题提出、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8、集体学习、分工合作等,推动学生间信息和知识的流动,鼓励学生间的互动学习;除了基本教材、讲义外,教师通过引入补充资料、视频文件、教学卡片等多种教学器材,充分利用教学环境,推动人与物、情景的互动。2.开放的互动。它是灵活多样的,是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是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互动为原则,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目的,通过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平时与考试相结合,监测与督导相结合,把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