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复习题

《黔之驴》复习题

ID:12986001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黔之驴》复习题_第1页
《黔之驴》复习题_第2页
《黔之驴》复习题_第3页
《黔之驴》复习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黔之驴》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黔之驴》复习题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

2、)去()。 1、文学常识 (1).《黔之驴》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____代文学家。(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_____相对的文体。唐朝__ ____、___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3).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_____________来阐明_____________。2、给加点字注音庞然大物()窥之(

3、) 慭慭然() 虎大骇()远遁()荡倚()冲冒噬己()益狎()  跳踉()大阚()3、通假字技止此耳。()通(),意思是()4、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①然:A.庞然大物()   B.然往来视之()②因:A.虎因喜()   B.因跳踉大()③去:A.乃去()   B.西蜀之去南海()④耳:A.技止此耳()  B.无丝竹之乱耳()(5)以为:A.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B.以为且噬己也() (6)之: A.黔之驴 ()B. 虎见之 ()5.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  ⑵稍近,益

4、狎,荡倚冲冒。 译:  ⑶驴不胜怒,蹄之。 译:  (4)蔽林间窥之  隐蔽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译:(5)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跳踉大阚”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7、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C、虎因喜,计之曰D

5、、稍出近之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C、技止此耳。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9.写出出自本文的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出含有“虎”字的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10.老虎心里对驴的两次反抗的评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作答)11、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2、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虎见之————————13、本文用“黔之驴”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认真体会课文,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驴子与老虎的性格特点。驴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假如“好事者”看到了虎“尽其肉,乃去”的背影,请发挥你的想象,从下面角度任选一个,以“好事者”的口吻在横线上补出具体内容。(1)从自己和驴的角度诉说驴被虎吃的原因。驴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