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30858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9
《浅谈中学史传作品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史传作品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史传,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最早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篇,原意指历史散文中的传记。作为一种文本类型,史传作品显得相当特殊“它既可归属史学范畴,因为它具备历史著作所应有的一切本体特征,如史鉴与劝惩职能,讲求实录的原则,褒善贬恶的道德目标;它又被视为文学领域的一支‘劲流’,它对历史真实的故事化处理,对历史人物的鲜活塑造,对个性化的语言、细节、心理描写手法的情有独钟,等等方面,都使其成为品味极高的文学作品。”(1)(武传阳《史传成因之多维探析》,《江淮论坛》,2006年第3期,第142
2、页)从以上定义来看,写人记事是史传作品的中心任务。被选入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的《烛之武退秦师》、《郑伯克段于鄢》、《城濮之战》、《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羽本纪》、《荆轲刺秦王》、《苏武传》等都是记人叙事的历史佳作。史传作品的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历史人物评价是史传作品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教师在讲授具体的作品时,必须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谈到历史人物评价,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不应有某种固定的标准。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要么不对某个特定的历
3、史人物进行评价,而一旦选择评价,说明评价者本身是站在某个特定的阶级、立场、视角来看问题的,尽管很多时候这些标准不是以一种显在的,而是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呈现的,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客观存在。上述两派的观点各有各的道理。客观的说,评价历史人物是应有一定标准的,但是这种标准又不可整齐划一,不可单一化、固定化、模式化,而应该坚持多元的、多角度的评价原则。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对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往往会存在脸谱化、标签化、简单化的倾向。脸谱化讲的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为了总结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往往会将原本很复杂的事物概
4、括化、抽象化、简单化。具体到文学艺术领域,脸谱化则成了否定艺术创作概念化、人物性格简单化的专用词。譬如,在我们中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写到老师常常是“清瘦的身材”、“威严的眼神”、“在昏暗的灯光下批改作业”。写到母亲也往往是“慈祥的目光”、“疲惫的身影”、“半夜起来给我盖被子”之类的。这些写法固然不错,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极大的脸谱化,简单化了。同样,在我们的史传作品课堂教学中,也常常出现类似的情况:我们很多语文教师,都喜欢对史传作品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规律性的总结。比如荆轲的“忠义、果敢、机智”,烛之武的
5、“忠君爱国、胸怀开阔、有勇有谋”,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宽厚待人、胸襟开阔”等等,一谈到谋士形象,大体离不开“忠、智、勇”。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完全否定这样的总结。从具体的文本来看,对历史谋士形象作这样的把握,大体是不错的,但是,如果篇篇笼而统之,那荆轲、烛之武、蔺相如这些历史人物,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历史人物的脸谱化、类型化,大多是没有深入文本,对文本做细致的、多角度的、个性化的解读造成的。要充分相信,荆轲也好,烛之武、蔺相如也罢,这些历史人物除了有他们的共性,应该在性格上还有他们的差异性
6、,属于他们自身的独特性。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既要把握他们之间的共性,更要挖掘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个性。标签化指的是在史传作品课堂教学中,在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的时候,往往容易给历史人物贴上带有某种特征的“标签”。比如,初中的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曹刿论战》,有论者就指出,传统的教材对课文中鲁庄公这个人物的评价就贴上了“目光短浅”“鼠目寸光”的标签。这对这个历史人物是不公允的。“曹刿属于技术层面,鲁庄公属于管理层面。两人只有相辅相成才能完成整个战斗的胜利,而不应把功劳只归功于曹刿一个”(2)(田利华,《突破人物形象评价的
7、标签模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7期,第78页)。还有像《苏武传》中的苏武,《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伯,对这些人物的分析评价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贴个“标签”就能盖棺论定的。事实上,无论苏武,还是郑伯,大家对这些人物的认识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有的甚至还是颠覆性的。可见,“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多挖掘原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审视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客观的推断去描绘人物,而决不可将人物单一化、片面化”(3)(田利华,《突破人物形象评价的标签模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7期,第78页)。就史传作品而言,我们的教师
8、在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作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史传作品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历史学家评价历史人物的模式。史传作品历史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征决定了在史传作品课堂教学中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从历史评价和审美评价、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历史视角和当下视角等角度去考虑问题,既体现总体的评价方向,又坚持多角度的评价原则。比如,史传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从历史角度去评价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