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网络教学中诚信失范现象及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网络教学中诚信失范现象及对策探究【摘要】面对当前比较普遍的大学生诚信失范现象,学校应当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在网络教育中,课程教学环节是开展诚信教育的主要途径。文章详细分析了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诚信失范现象,提出了开展诚信教育的对策措施,包括:讲授有关学术诚信的知识,建立明确的学习活动规范,严格执行学习活动规范,定期发布学习情况总结,建立有效的抄袭检测方法,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等。教学实践表明,通过积极、持续的诚信教育可以明显改善学生的诚信失范行为。【关键词】网络教育;诚信失范;诚信教育【中图分类号】G434【文
2、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6―0097―0311网络教育经过十年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阶段。诚信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品德修养,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大学生诚信失范却成为当前普为诟病的一种现象。所谓“诚信失范”是指不遵守诚信的一系列行为和现象,例如考试作弊、抄袭论文、不偿还助学贷款、在求职中弄虚作假等。造成大学生诚信失范的原因涉及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而学校诚信育人观念不强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1]。为了改变这种现
3、状,学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关于如何开展诚信教育,研究者已经做了较多的研究。例如,在指导原则上,主张不以灌输为主,应当遵循师范原则、冲突原则和隐性原则[2];在教育手段上,主张运用语言、榜样、情境、环境、体验、奖赏与惩罚等多种手段[3];在教育措施上,主张营造校园诚信氛围、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等[4][5][6]。简而言之,当前的研究揭示了诚信教育的一些本质规律,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但这些措施更适合于传统学校教育,而不适合于网络教育。网络教育由于不触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就业分配
4、,并且师生处于分离状态,因此,开展诚信教育只能借助于课程教学环节,而这正是当前诚信教育研究所忽视的。与校园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环境不同,课程学习环境是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地方,在这里因地制宜的实施诚信教育,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其实更符合诚信教育的“隐性原则”。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主要探讨在网络教学环境下防治大学生诚信失范的对策措施。一网络教学中的诚信失范现象网络教学中的诚信失范现象通常发生在包含学习评价的教学环节中,如作业、讨论交流活动、考试等。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主要表现为抄袭、作弊、弄虚作假等,其共同特征
5、是在没有付出必要努力的前提下期望获得较好成绩。1抄袭同学作业11典型情形是同一个学习中心的学生相互抄袭。有时是多个人同时抄袭一个人;有时是连环抄袭,最终全体学生作业雷同;有时是每人分别抄袭不同段落,或者把同一内容稍加修改,表面上看似不同,但实际上这些作业具有典型的“家族特征”。2抄袭网上文章在完成大作业(例如写一篇文章)和讨论交流活动时容易发生网络抄袭。有三种典型表现:一是原文拷贝,即不加修改全部抄来;二是改头换面,把原文中的人称、时间、地点等稍加修改即变成“个人成果”;三是剪切拼接,从多篇文章中各剪切一部
6、分拼凑成一篇“新”文章。3弄虚作假当把学生的“阅读量”、“发帖量”、“提问量”等作为评价内容时常发生这种现象。例如,对于要求阅读的学习资源,学生只是刷新网页,并不阅读内容;在讨论交流活动中,把原本可用一个帖子发表的内容分成多个帖子,或者重复发表无实际内容的帖子,单纯增加发帖量。4谎言欺骗当学生逾期没有完成作业时会编排理由请求补交作业。例如,谎说作业已经完成,但由于工作忙碌或者网络故障等原因错过提交时间。而当允许其补交作业后,却发现这份作业是抄袭其他同学的。115考试作弊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学生的作
7、弊手法更是层出不穷,如夹带小超、相互抄袭、找人替考、手机传递答案等。以上这些现象,除了考试作弊发生在课程学习的终结,其他现象均发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因此它们有一些共同特点:持续时间较长,易于重犯,可以及时教育改正。在网络教育日益重视学习过程的今天,这些过程性现象正是诚信教育所要防治的重点,也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重点。二在网络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的对策措施网络教育学生主要为在职成人,他们年龄较大,社会经验比较丰富,已经具有自主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不宜再以灌输理念、培养意识为主,而应当在矫正不良行
8、为的基础上,使他们逐步养成诚信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观念。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教师应当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对策措施。1讲授有关学术诚信的知识11学术诚信是一种道德意识,但也需要必要的知识作为支撑,如检索和使用信息资源的正确方法、借鉴与抄袭的区别、尊重知识产权的做法、书写参考文献的方法等。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之前,如果盲目指责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可能会使他们陷入困惑,甚至产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