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00006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9
《探究奖惩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合理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科研方法论文开题报告院(中心):教育学院学科、专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指导教师:研究生:张丽入学年月:2013年论文题目:探究奖惩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合理运用开题报告日期:2014年4月7一、题目名称及来源(一)题目名称:探究奖惩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合理运用(二)题目来源自拟研究题目。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现状(一)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对初高中班级的学生实施奖惩管理的制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成长期间能够合理的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激励进取之
2、心,保持自信,同时对其他同学也有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其次,奖惩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合理利用,大大提高了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效率,促进班级管理的水平。虽然奖励和惩罚已经被广泛的运用教育实践当中,奖惩的作用也被广大师生所认同和接受,但基于奖惩现象在基础教育管理中,操作和制度都不规范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够较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满足学生学习进步的需求,甚至违背了最初实施奖惩教育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奖惩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化,对奖惩功能、奖惩形式、奖惩原则、奖惩项目、奖惩条件、以及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奖惩教育进行深入
3、探究,旨在深化认识和规范操作,在执行奖惩教育过程中,精心组织和计划每个教育细节,有目的、有计划、恪守规范去追求奖惩教育带来的利益最大化,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在严格并慈祥的教育中增加自信,提高素质,激励和促进各方面进步,做到既经得起表扬也承受的起批评,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改进自己,这也是实施奖惩教育的最初目的所在。奖惩制度的规范化,加强了班级管理的效率。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二)研究现状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奖励都对促进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亚历士多德认为奖励能够建立理想,即他认为
4、奖励具有帮助人类确立目标的功能。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从儿童来到学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身上所有的好的东西。”他认为奖励具有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的功能,教师应该帮助儿童通过奖励的方式来巩固优点。传统教育的代表赫尔巴特则根据当时的社会及教育实践,总结了7套具体的管理措施,即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批评、提醒、警告、权威与爱,以及站墙角,剥夺自由、挨饿、反绑、关闭、打手等体罚与变相体罚手段。他比较侧重的是具体的惩罚方
5、法,能给人们以具体的指导。关于管理的方法,他认为威吓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监督以及与此相连的命令和禁止;最后是包括体罚在内的处罚。同时,他还把威信和爱作为两种辅助的管理方法。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持无奖惩教育观,她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萌芽的尊严感。她认为儿童本质上是自我教育的。成人没有必要强迫儿童学习,或使用惩罚与奖励。美国教育家大卫.埃尔坎特也认可蒙台梭利的观点,他指出,经历过蒙台梭利教育的成人往往是独立的、自我发动的和自主的学习者。古语就中有:“棒打出孝子”、“戒尺”等说法。孔子还认为一个人犯
6、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过则勿惮改”的名言。汉·王符《潜夫论·实贡》中有“赏罚严明,治之材也”的观点。《汉书·张敞传》中也有“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的说法。民间很多但语,比如“打是亲骂是爱”、“孩子不打不成器”、“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说明惩罚广泛为大众所接受。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人赞成惩罚,比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起草小组成员劳凯声认为,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并不等于禁止批评和惩罚。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清楚,就不能简单地提
7、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问题。中国期刊网上查得己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对惩罚尤其是体罚的现象和对策研究的较多。其中,有的研究对奖励、惩罚、体罚和变相体罚等概念的定义和范围模糊,泛泛而谈。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奖惩进行了探讨,但大部分也都是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奖惩问题。即使有些人谈到了对青少年的教育奖惩,也通常是笼统的将中小学的教育问题混在一起进行研究。比如江西师范大学肖庆华2004年写了《论教育学视野的惩罚》一文,主要从惩罚的成因、不合理惩罚的问题和预防、合理惩罚的意义和实施要求等方面进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李远岱2005年写
8、了《中学教育过程中惩罚现象探析》一文,主要从惩罚的必要性,中学存在的问题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天津师范大学史微2007年写了《学校教育中惩罚问题探究》一文,主要从惩罚的认识问题、归因、原则和对策等方面做了探讨;贵州师范大学赵文碧2007年写了《中学教师惩罚教育的研究》一文,主要从教师层面分析中学的惩罚现象。吴娴兰在《赏罚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一文中,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