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研究 书评

魏晋风度研究 书评

ID:12810068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19

魏晋风度研究 书评_第1页
魏晋风度研究 书评_第2页
资源描述:

《魏晋风度研究 书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书评提到魏晋风度,我们往往都会直接地联想到,风流倜傥、潇洒不羁、多姿多彩这样的词汇,我们的脑中会浮现出这样的图景:士大夫们一个个宽衣大袖,手持尾,口吐玄言,服药行散,饮酒长啸,更甚者则散发垢面,裸袒箕踞,与猪共饮。那样的豪放不羁,有一种笑傲江湖的气概,让作为后人的我们对那幅风格独特,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卷欣羡不已,恨不能穿越到那个时代,去一睹他们的风采。可是,这其实是个美丽的误会。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在他们的风流倜傥的背后,其实是非常地沉痛和焦虑的,他们在矛盾冲突

2、当中苦苦纠结,找不到出路。然后,他们将迷茫、困惑化作了种种偏激的举动,反社会、反传统、反道德。这让我想到了老庄,清代学者吴文英在《庄子论略》中是这样评价老庄的:“庄子心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子,到底是冷眼看穿”。觉得这样的评价用于形容魏晋时期的那些士大夫们也极其妥当。或许也正因此,他们也更偏向于老庄的哲学,偏向于老庄的行为处事的方式。只是老庄是用笔锋去对抗诸侯们的剑锋,而他们则是用行动去对抗社会的黑暗,用

3、荒唐到极致的行为与天下的污浊周旋,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可是,又有谁能够看到他们的极端背后的那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又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或许,这样的他们才更值得我们去珍视,去敬佩,去喜欢。这也正是本书所要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方面。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魏晋风度”的内涵,作者更是提出了别样的解释。所谓的魏晋风度,其实不过是魏晋时代的那些士大夫们在权威思想的崩溃与重建过程中的精神上的迷惘与困惑的外在表现而已。之所以会有

4、种种看似潇洒或者荒唐极端的行为,其实质是为了宣泄心中的焦虑和恐惧而采取的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而已。可以说,作者用他独到的眼光,透过辉煌潇洒看到了背后的苍凉和无奈,也让我们对那些名士的举止行为多了一份同情和理解。理解古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虽然,我们都知道,看书的时候,要把那些人物放到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当中来考量,不能以今人的标准去苛求古人。但是,事实是,道理谁都明白,可是,在实践当中,其实是很难真正地学会对古人表一份同情和理解的,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用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去考量古人的行为和他们的

5、思想。在这一方面,作者无疑给我们做出了极好的表率。比如对于王恺和石崇的斗富,以前人们的解释是地主阶级的腐朽和糜烂,对于嵇康、阮籍的喜好音乐,说是个体内心之自觉。而作者在书中指出,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斗富赌博也好,好乐喜啸也好,裸裎醉饮也好,都只是当时士大夫们宣泄内心焦虑的途径和手段而已。探索古人的思维方式,才能做到真正的懂,真正的理解!才能更靠近历史的真相!书中清晰地描绘了当时权威思想的崩溃与重建的过程,让人们能够更清楚地理解魏晋士大夫们极端的行为背后的深刻的思想根源。可以说,正是源于那样一个特殊

6、的时代,动荡不安,多灾多难,曹魏代汉,司马晋代魏,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天灾人祸,死人无数。当整个社会都被投掷在生死线上痛苦地挣扎、煎熬、呼号、呻吟,一种前所未有的艰辛、对于死亡的恐惧无情地折磨着人们的身体和心灵。于是,士大夫们蓦然发现:人生竟是如此的短促,生命竟是这般的脆弱。然后,他们不得不开始关注个人,不得不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但是,当他们想要像以往一样,想要从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当中找到一根精神支柱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之前的那根支柱早已轰然倒塌,全面崩溃。因为作为天人感应神学思想载体和基础的儒

7、家经学已经走进了穷途末路,逐渐枯萎。而当时的社会不单单是各样的天灾人祸,士大夫们还直接面临被屠杀的命运,他们通过立德修身经察举征辟而入世建勋立业的途径也被堵塞了,失去了所有的依托。甚至连皇帝本身都似乎遭到了上天的抛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似乎并不灵验,于是,人们开始怀疑,对天人感应的神学感到了极大的不信任,然后王充的《论衡》作为一种异端学说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神学思想的崩溃做了理论上的准备,再加上东汉后期社会的批判思潮则直接打击了神学的神圣。而对于死亡的恐惧,无疑更使得天人感应的神

8、学越来越失去了它得以存在的基础(基础就是稳定的社会和国家),所以,从东汉末年开始,神学走向了全面的崩溃。然后,士大夫们就像一个平时倍受宠爱的孩子突然被父母所遗弃那样,感到惊慌、恐惧、迷茫、焦虑、不知所措。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出路,开始探索权威思想的重建。首先,就是何晏、王弼的“道本儒末”理论模式,但是司马氏的屠刀夭折了此次的探索。然后就是阮籍、嵇康等竹林名士完全转向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理想人格塑造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比“道本儒末”更加尖锐地反对传统,反对社会。但这种强烈的对抗却与内心深处的社会责任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