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710587
大小:8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8
《社会工作概论7-10教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第一节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一、社会工作需要理论(一)理论的概念与功能1.理论的概念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般性水平较高的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于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2.理论的功能:(1)描述(2)解释(3)预测(4)提示方法(二)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功能▲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性质和原因。2.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的工作目标。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二、社会
2、工作领域轻视理论的原因分析(一)过分夸大了社会工作所处理对象与问题的个性、特殊性变异性。(二)是对“理论概括”做了不当的理解(三)经验理论应相互补充、相互加强。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逻辑结构▲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参照大卫•豪(David Howe)《社会工作理论导论》的描述,我们可以把这个发展过程大体划为七个阶段。1.“调查”阶段(社会工作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社会工作者主要关注的是他们所从事的实际工作。2.“精神分析学”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在这个阶段上,一部分社会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单以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是不
3、妥当的。3.“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功能主义者则认为个体的行为主要是他当前所处情境的结果。当前所处情境既包括环境也包括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故此名为“功能主义学派”)。个体行为不是被过去事件所决定的。给予一定的机会,在一种结构性和社会性的关系中,个体能够改变他自己。4.“获得”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应用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数量上获得了巨大的增长。5.“盘点”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社会工作理论在数量上迅速增加,许多社会工作者感到有必要对这些理论做一次清点、整理和评估,以便对社会工
4、作的“家底”有一个确切的把握。6.“理论统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尽管社会工作理论的迅速发展充实了社会工作的理论空间,但也使社会工作者们在理论选择方面感到无所适从。由此产生了一种普遍的心态,即希望能把这些理论统一起来。人们竟相发展一种能把各种社会工作方法整合在一起的“一元化”的理论框架。7.“理论归类”阶段(仍在流行)在这个阶段上,多元理论并存被当作一个既定的事实。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一)大卫•豪的两分法从内容上去看,社会工作的理论可以区分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前者指的是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
5、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后者是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这两个部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基础和行动假设或前提,这些理论包括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功利主义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女权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标签理论和社会化理论等等社会工作理论是只有社会工作专业才需要和才能够加以使用的理论,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行动指针,这部分理论包括危机干预理论、任务中心理论、认知行为介入理论等等。1.分类:“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
6、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社会工作的理论”:是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2.区别:(1)内容互不相同(2)功能互不相同(3)地位互不相同(4)与社会工作联系上的紧密程度互不相同3.联系:(1)相互依存(2)在逻辑上相互蕴含(二)皮拉利斯的三分法它是根据理论抽象程度将各种社会工作理论从内容上划分的,有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实践理论三个层次,其中中观理论又可以分为中观解释性理论和中观介入模式理论。故又认为是四分法模型。这些理论是按照理论 的抽象程度来排序的,存在着非
7、常密切的关系。宏观理论: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性的说明(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功能主义。)中观解释理论: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门的解释。(标签理论,儿童发展理论)中观介入理论: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等进行一般说明(危机介入理论和任务中心理论)实践理论:社会工作的具体技巧和操作方法(批判式提问法)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一、心理分析学理论▲这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也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心理分
8、析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而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的行为的产生源于由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和“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