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行为动力理论——复习范围

第三章:行为动力理论——复习范围

ID:12660401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第三章:行为动力理论——复习范围_第1页
第三章:行为动力理论——复习范围_第2页
第三章:行为动力理论——复习范围_第3页
第三章:行为动力理论——复习范围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行为动力理论——复习范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行为动力理论第一节行为概述一、行为的含义行为是个体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种族延续,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时所做出的各种反应,包括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人和动物的行为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它的产生必然有其原因和动机。二、人类行为的特征1.目的性所谓目的性,就是指人类个体可以事先确定行为的目标,通过对行为的选择和组织实现预定的目标。2.规范性人的行为与普通动物的行为本质区别还表现在,人类的行为受规范调节,而普通动物的行为则自发的。3.互动性所谓互动性,就是指人类个体的行为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征。人类的个体行为不是独立受其自己的主观意志支配,

2、而是广泛受到其他人的思想、观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的互动性集中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活动。4.戏剧性人类的行为还具有戏剧性。所谓戏剧性是指人类个体的行为不是对其个体意愿的直接表达,而具有一定的表演成份。三、人类行为的分类1.本能行为与社会行为2.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3.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至少有四个,即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情势因素。五、行为动力理论(一)行为动力的概念通常,把一切引起、支配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因素统称为行为动力。通过对行为表现的分析,人们不难看出行为动力的基本特点:1.启动性。2.方向

3、性。3.强度。4.持久性(二)行为动力的理论1.动机的本能理论本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主要地受人体内在的生物模式驱动,不受理性支配。本能论过分强调先天和生物因素,忽略了后天学习和理性因素。2.动机的驱力理论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是一种中间变量,其力量大小可以根据剥夺时间的长短或引起行为的强度或能量消耗,从经验上加以确定。3.动机的强化理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

4、而修正其行为。因此,强化理论也被称为行为修正理论。4.动机的认知理论4目前,动机的认知理论中较有影响的有认知失调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费斯廷格(L.Festinger)。费斯廷格提出,每个人都有一个认知系统或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由知识、观念、观点、信念等组成。认知结构中的每一种具体的知识、观念、观点、信念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认知元素。所有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当认知元素之间协调一致时,人就会保持这种协调状态,觉得心安理得,不去改变态度。而当认知元素之间相互矛盾,处于不和谐状态时,人就

5、会感到紧张、焦虑、不安。此时个体就会设法消除矛盾以减少或解除这种失调状态,使认知元素之间达成协调、统一。人们不但尽力去消除失调状态,也会尽力回避那些将会增加或产生不协调的情境。费斯廷格主张,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越大,则人们想要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协调关系的动机也越强。认知不协调的强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认知元素对于个体的相对重要性;二是不协调的认知元素的数量,不协调认知元素数量越多,它与认知元素总量的比例就越大,那么失调程度就越高。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J.W.Atkinson)和麦克里兰(D.McClelland)。成就动

6、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分为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归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纳(B.Weiner)。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成功与失败原因的看法与解释。韦纳认为,人们对成败的归因是行为的基本动力。韦纳把人们对成败的归因归纳为能力、努力、态度、知识、运气、帮助、兴趣等方面。他认为,具体的归因并不重要,重要是个体归因的维度。他将个体归因的维度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根据稳定性维度

7、,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这一关系可用下表表示:归因的三个维度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可控的持久努力一时努力教师态度他人帮助不可控的能力高低生病任务难度运气第二节需要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人的需要在指向一定的对象时,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二、需要的特点1.需要具有客观现实性2.需要具有主观差异性3.需要具有动力发展性4.需要具有整体关联性三、需要的种类(一)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二)物质需要与精神需

8、要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4提出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