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97084
大小:33.6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8
《探析《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形象及其文化意蕴(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析《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形象及其文化意蕴作者:limin11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罗贯中先生在塑造诸葛亮形象时所采用的各种描写手法及其形象和性格特征,提炼深层次的文化价值。主要是: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观、伦理观和价值观的儒家思想以个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勾勒出完美的政治理想化身,以此来体现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敢于面对现实、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的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学者们通过不同视角和层次的文化研究,全面而深刻地透视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2、诸葛亮形象文化意蕴 前言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首部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他起着贯穿全局、推动故事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罗贯中先生在此人物的塑造上是倾注心血最多、耗费笔墨最多的一个,特别是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前人有关诸葛亮的文章,多半都以他的形象特征为主题展开讨论和研究,那么:诸葛亮形象为什么具有小说中的那些特征?为什么会在元末明初的通俗小说中出现呢?大家如何看这位神一般的历史人物?这些思考构成了我这篇论文的研究范围,围绕此我将结合历史及罗
3、贯中先生采用的艺术手法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诸葛亮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进行简略分析,并从通俗小说的发展分析诸葛亮形象的文化意蕴。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说明选题的缘由和研究范围、观点;第二部分说明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来塑造诸葛亮形象;第三部分说明诸葛亮具有哪些形象特征;第四部分是从通俗小说的发展分析诸葛亮形象的文化意蕴。 一、《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的艺术手法分析 诸葛亮这个人物原形已离开我们近二千年,直至今日他仍是世人传颂和敬仰的崇高典范,这不得不归功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
4、中对诸葛亮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画。他在塑造诸葛亮时既遵从了历史原貌也借鉴了民间传说,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表现手法上又附着上浓重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并通过大量的艺术手法勾勒出一位十分成功的艺术典型,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是政治理想的完美化身,具有强大的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一)史实与虚构 罗贯中在刻画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时,基本上与其历史原型一致,如“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他大致按照史实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趋势对这些事件作了不同程度的描述,这样,就使作品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感。在具体描写情节、塑造人
5、物形象时,他又继承了民间通俗文艺的传统,大胆发挥浪漫主义想象,运用大量的虚构等艺术手法,对诸葛亮的智慧、品质进行了充分的理想化。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体现了罗贯中本人“好奇”的审美倾向,也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小说“尚奇”的艺术传统。比如“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空城计”、“诸葛祈星”、“遗计斩魏延”等,全部出于虚构。其中个别事件虽然史有记载,但与诸葛亮无关,如“博望用兵”是刘备之事,诸葛亮当时尚在隆中隐居;“火攻之计”是黄盖的建议,与诸葛亮和周瑜无关;“智取汉中”是法正的功劳,
6、诸葛亮当时留守成都,根本无法去汉中。在“六出祁山”的故事当中,更是加入了大量的虚构情节,一是《三国演义》中“六出祁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诸葛亮前后出师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二是在五次北伐中,前三次魏军的主帅曹真,后两次是司马懿。而《三国演义》“六出祁山”中却虚构为魏军主帅都是司马懿;三是五次北伐除第三次小有收获外,其余四次都失败了。而《三国演义》中却虚构很多诸葛亮获胜的战役;四是虚构了“骂死王朗”、“乘雪破羌兵”、“弹琴退仲达”、“陈仓取胜”、“诸葛亮祈星”等一系列故事突出他的
7、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并将他神化。 (二)铺垫与衬托 罗贯中在刻画诸葛亮人物时可谓是独具匠心。先说诸葛亮的出场铺垫就令人击节赞赏,其中“水镜伏龙凤雏说”应该算是第一层铺垫,这段故事一波三折,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同时作者在不经意间运用环境描写予以点缀铺垫,使故事前呼后应,浑然天成。“单福用兵”为第二层铺垫,俗语说:真人不露像,露相非真人,单福拜军师即大显身手,计取樊城,大败曹军。这就使得孔明尚未出山已显才高八斗,不同凡响。“走马荐诸葛”为第三层铺垫,这段故事为三顾茅庐埋下了伏笔。“司马徽再荐诸葛”为
8、第四层铺垫,此时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再次出现,一方面与前文呼应,另一方面则是对孔明侧面烘托的又一次延伸。最后一层铺垫是三顾茅庐中的“大贤高卧”。如果说两顾茅庐是通过他人来“旁衬”的话,那么在三顾茅庐中,作者又别出心裁让孔明“自垫自衬”了:孔明先兀然高卧,旁若无人,大梦初醒,抱膝长吟,极显其优雅。至此,已为大贤登场做足了铺垫。 我们再看另一个艺术手法“衬托”。如张松到荆州把四川地图献给刘备,篇中只写子龙、云长、玄德,不叙孔明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