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525293
大小:448.00 KB
页数:131页
时间:2018-07-17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方法研究课题资料(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方法研究》实施方案试马镇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徐海英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
2、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益处。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然盛行,因而使学生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们提问,向他们质疑的习惯,而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要去力求遵循老师的提问意图和思路,这不仅抑制了学
3、生对发现问题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冷静的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解题能手”“考试强手”,却与诺贝尔无缘。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 当今,教育界都把热点聚焦在“创新”131身上,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一个
4、民族能否具有竞争力,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知之始。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创新可言?实际上,大科学家、大发明家都是在问号中产生的。多少人见过苹果落地,唯有牛顿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多少人见过蒸汽顶壶盖,唯有瓦特从此发明了蒸汽机……我们中国有个很好的词,叫“学问”,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古今中外,许多的教育家、理论家都非常重视“提问”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教育专家、学者都非常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而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已经是教育界公认的问题
5、。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观察发现:上课时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潜在意识,远不如解决问题的意识强。上课能独立主动地提出问题的学生大概只有13、8%左右当前,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形,由于小学生习惯于老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因此,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有很大的缺陷,存在着“不敢提”,“不会提”,“不愿提”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不由要问:学生的思考能力、问题意识哪里去了呢?如何唤醒和挽救学生正在失去的问题意识呢? 三、概念的界定 1、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具有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
6、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2、问题意识培养 131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是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并形成探索的理念,在教师引导、帮助激励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7、并形成学会学习的一种方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应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以问题为主线,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使他们敢问、会问、善问,逐步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 1、学生目标 敢问:即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等后,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
8、来,勇于发表自己见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 会问: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原有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理解信息,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