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统计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统计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统计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摘要台风灾害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受台风影响相当严重,台风灾害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台风灾害的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是台风灾害减灾防灾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台风灾害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现状,以华南地区的台风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了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统计规律,对台风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灾情评估、直接经济损失模拟并研制了台风灾害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软件,对华南地区的台风灾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台风灾害评估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构建了台风灾害评估的概念框架,为台风灾害评估的学科理论在以上几个方面作了新的阐述。 然后采用描述与推断统计,在对台风时、空、强规律统计的基础上,采用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及Logistic模型等对华南沿海的登陆台风进行了相应的统计研究。分析了华南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的时空统计规律。在台风灾害的评估部分,分别对华南沿海的台风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灾情预评估与灾后的评估,灾害经济损失的模拟与预测。最后构建了台风灾害的决策系统框架并编制了与决策支持系统软件。本文大部分研究内容具有创新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对灾害评估概念的辨析,阐述了台风灾害评估的学科概念。创新并完善了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灾情评估与灾害经济损失的测算方法,如灰色系统模型法、模糊多准则评估法和神经网络法等。其次,在台风灾害的统计研究中,将非参数统计方法,以及社会经济研究中的较多使用的Logistic模型等首次应用于台风灾害的研究中,较具独创性。将理论研究模型与台风灾害的决策支持系统有机结合,编制了台风灾害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软件。 台风灾害的评估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并不长,国外对台风灾害的研究以台风灾害的保险机制与损失赔偿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国内理论界对台风灾害评估的研究尚不成熟。本文创新性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关键词:台风统计规律灾害评估决策支持系统软件I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统计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AbstractAAAbbbssstttrrracacactttThetyphoondisasterisoneofthemostserioushazards,andoccurredmostfrequently.ChinawhichislocatedinwesternofPacificissufferedfromtyphoondisaster.TyphoondisastersthreatenedtosustaintabledevelopmentofecomomyinChina.Sotyphoondisasterevaluationcrisismanagermentanddecisionsupportresearcharethebasesofpreventandmitigationdisaster,whichisimportantmeaningful.Thestudyreviewedcurrentsituationoftheoryandpracticeontyphoondisaster.andithas conductedonsystemicresearchfocusonthreetopicsevaluationcrisismanagermentdecisionsupportonsouthChina.Atfirst,thepaperconstructedtheframebycomparingrelativeconcepts.then,didsomeresearchonquantitativestandardofevaluationandanalyzedtheclimatcharacteristicsoftropicalcycloneinsouthChina.Somepartofthispaperhasoriginality,amongwhichitsummarizedthedisasterriskevalution,disastersituationevaluationandeconomiclossmeasuringmethod.andthepapergavesomenewmethod,forexampleGreymodelmethod、econometricmodel、neuralnetmethod、fuzzysyntheticevaluationmodel.withdatabankofsomerelativedisasterfactors,thepaperdidexperimentalanalysisonsouthtyphoondisasterduring2003to2008,whichsupplyreferencetopreventandmitigationdisaster.Besidestheseabovingcontents,decisionsupportoftyphoondisasteronsouthchinahavebeenresearched.asoftwarenameddisasterevaluationanddecision supportsystemhasbeenconstructed.Typhoondisasterevalutionhasveryshorthistoryandforeignresearchoftyphoondisasterevalutionfocusoninsurancemechanism,Inourcountry,fewresearcherssystemicstudyontyphoondisasterevalution.Sothecontentsofthesishasanimportantmeaning。KKKKeeeeyyyywwwwoooorrrrdddd:typhoonstatisticsdisasterevaluationdecisionsupportsystemsorftwareII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统计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第1章绪论111研究目的和意义1.12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2.13研究技术路线与框架3第2章台风灾害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综述521台风灾害学的起源5.22台风灾害系统论研究523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724台风灾情评估研究825台风灾害经济损失研究10.26台风危机管理研究1027台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1128我国台风灾害评估的实践12. 29现有研究的不足13.第3章台风灾害评估的相关概念及比较1631台风定义及台风灾害1632台风灾害评估概念辨析1733灾情评估、灾中评估与灾后评估2234台风灾害评估的定量指标.2235台风灾害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31.36小结31第4章华南沿海台风灾害时空分布统计规律33.41TC登陆华南沿海的台风描述统计分析34I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统计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42登陆华南TC时、空、强关系推断统计研究4043基于logistic模型的热带气旋的登陆概率与源地的关系研究48.44小结56第5章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的风险评估5751华南地区台风承灾体脆弱性评价5752华南台风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6053华南防灾减灾能力的综合评价6254台风灾害层次模型综合风险评估6355台风灾害风险超越概率评估模型.6556华南沿海地区组合 方法的台风灾害综合风险72.57小结75.第6章华南沿海台风灾情评估7761台风灾害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7762基于灰色关联度方法的台风灾情综合评价8163台风灾情灰色模糊综合评估8564基于神经网络的台风灾情评估89.65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组合法灾情评估93.66基于模糊多准则分地区的灾情评估94.67小结97第7章台风灾情经济损失统计预测9871台风灾害经济损失的分类98.72台风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模拟10073组合法经济损失预测10674小结108第8章台风灾害统计决策支持系统研究10981决策和决策支持系统10982华南防台决策支持系统逻辑结构112.83华南防台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11684华南台风决策系统的亚结构11885台风灾害统计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开发122II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统计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86小结.128. 第9章总结与展望129参考文献13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课题和发表论文142.致谢143III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统计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第1章绪论11.1111.11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然而各种自然灾害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与此同时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经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类对环境的不断破坏,灾害的种类日益增多,频度不断提高,损害日益严重。灾害已经成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灾害造成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近1000亿元,接近于国家每年财政收入的1/4,因灾 人员伤亡也相当严重。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台风灾害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严重的一种灾害,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损失更为严重。影响和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孟加拉湾风暴对西南地区也有影响。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约占全球总数的37.5%(Gray,1981),西北太平洋中的台风强度也是全球最强台风中心气压达870hPa王喜19987.22005年,。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每年约有次台风登陆。年,中国台风总损失达800亿元,首次超过洪水,成为中国第一大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热带气旋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平均为400人,1982~2007年平均每年因热带气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20多亿元,其中1996、2005和2006年均在600亿元以上。华南沿海省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同时也是台风灾害最为脆弱的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社会财富与人口高度聚积的地区,据统计沿海省市占全国 12.5%的土地和38.9%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57.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61.6%的地方财政收入2008年统计数据。沿海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得沿海自然灾害的损失不断增加。综合分析沿海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概略估计是,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不足1亿元,60年代为1~2亿元,70年代5~-6亿元,80年代10多亿至数十亿元,90年代平均每年110多亿元。21世纪,热带台风强度有增强趋势,频繁入侵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08年1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第1章绪论台风“风神”仅在广东省就造成7个市、14个县市、区、93个乡镇、34.17万人不同程度地受灾,6.4万公顷农作物受灾,粮食减产1.3万吨,水产养殖损失1.6万吨。因灾停产工矿企业1237个,公路中断92条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1.57亿元。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台风灾害中受到的威胁逐渐减小,但由其引起的经济损失却呈明显增大趋势,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 胁。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目前急需开展重要经济开发区的自然灾害风险综合分析和城市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合理确定城市灾害防御标准,科学制定防灾方案,优化防灾体系建设实施顺序;深入开展自然灾害区划的研究;加强自然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的研究,制定自然灾害评估方法和标准。对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预测,在灾害发生时对灾情进行实时监测,灾后对灾害的损失进行评估。对抗灾、救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人员的伤亡,进而减小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院从国家总体利益出发,灾害评估为2010年中长期优先发展的18个重大学科领域之一。与此同时,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提出:“制定灾害评估标准与规范,提出灾情分等定级标准;重大自然灾害评估方法研究;灾害经济损失与环境 后效评估模型研制;区域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重大自然灾害对社会发展影响的评估。”再次确立了灾害评估为21世纪的重点研究计划。台风灾害的减灾防灾是一个系统工程体系。理论上,台风灾害及时可靠的灾害评估,将为国家和区域减灾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可靠依据,是减灾的基础性工作。台风灾害过程中,台风灾害的预警、响应、决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可视化的统计决策支持系统为减灾防灾的科学化提供重要帮助。12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本论文通过对台风灾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的比较,对台风灾害评估的概念进行归纳辨析。对华南沿海台风进行了统计研究。以华南地区的登陆台风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对华南地区的台风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灾情评估与经济损失评估。并且研究中完善现有评估方法,采用华南地区的灾情数据与经济地理等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华南沿海台风决策支持进行了相应研究,编制了灾害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软2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统计评估及决策支 持系统研究件,其目的是在理论上探索热带气旋统计规律、深化台风灾害评估的学科理论以及灾害评估方法,以期在实践中为台风减灾防灾决策提供参考。第1章绪论。对华南沿海台风灾害损失进行分析,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章台风灾害的理论和实践综述。通过比较指出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第3章台风灾害评估的概念比较。指出台风灾害评估中的一些概念误区,从而规范台风灾害评估研究范畴。第4章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的统计分析。分别用描述统计与非参数统计、方差分析、Logistic模型等推断方法对我国华南沿海热带气旋的的时、空、强变化进行探索。第5章华南沿海台风灾害风险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超越概率方法、组合法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应用GIS软件给出了风险地理区划。第6章华南沿海台风灾情评估。采用模糊综合评估、灰关联分析、模糊多准则等方法评估台风灾情。创新性的评估了分地区的台风灾情,并应用GIS软件给出了台风的 灾情地理区划图。第7章华南沿海台风经济损失的统计预测。对华南沿海台风经济损失采用神经网络、灰色系统模型、组合方法等进行统计模拟与预测。第8章华南沿海台风灾害决策支持研究。在台风决策支持的系统逻辑下构建华南沿海的决策支持系统框架,并编制了《台风灾害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软件。第9章总结与展望。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问题以及后续研究的方向。13研究技术路线与框架本文的研究路线框架与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11.4411.44本文的预期主要创新台风灾害评估危机管理与决策支持的研究尚不成熟,本文在对国内外理论现状综述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主要的创新有:1对灾害评估的概念进行辨析,规范了灾害评估的理论框架。以往灾害评估这一概念的内涵与范畴,学术界研究不多,导致学术研究中概念混乱,本文对灾害评估的概念进行辨析,规范了灾害评估的理论框架。 2采用统计方法对台风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地理区划。以往的研究中,有些评估结果采用系数过于主观,有些评估对承灾体的脆弱性,以及减灾防灾能力的评价因子考虑较少,本文在风险评估时采用较为客观的方法和更多相关因子,给出了台风灾害的3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第1章绪论风险地理区划。3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将预评估和灾后评估联系起来评估。台风灾害评估在以往的研究中,预评估和灾后评估缺乏联系,本文改进了模糊多准则评估法,神经网络评估等测算方法,并且将预评估与灾后进行有机联系,将评估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验证。此外,创新性的对台风过程进行了分地区的灾情评估,具有实际意义。4提出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的灾前、灾后的测算模型,并进行模拟与预测。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在台风灾害的评估中一直较为薄弱,研究成果较少。本文提出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的灾前、灾后的测算模型,并采用统计模型进行相应的模拟与预测。5应用Logistic模型对台风灾害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 过程中将非参数统计方法,以及社会经济研究中的较多使用的Logistic模型等首次应用于台风灾害的研究中,较具独创性。6编制决策支持系统软件。本文采用R语言完成了文中的统计测算,采用GIS软件完成风险区划图等,采用delphi编程语言编制了决策支持系统软件。本论文将灾害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结果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台风灾害研究结构。图11本文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4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统计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第2章台风灾害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综述21台风灾害学的起源台风灾害作为自然灾害之一,其理论研究始于灾害学的研究。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范围内灾害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1972年和1982~1984年的世界性旱灾,导致大饥荒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灾情震惊世界,开展世界性的灾害研究势在必行。日本、美国、英国等先后创办了一些研究灾害的杂志,如美国1976年创 办的《自然灾害观察者》杂志,英国1977年创办的《灾害》杂志等。随着气象、地质、生物、航空航天等现代科技的发展,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中国的灾害研究蓬勃兴起,尤其气象灾害的研究十分活跃。1983年,我国学者倡议建立综合研究自然灾害的自然灾害学。灾害学的创立,使灾害研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起来,它把一个个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人员集中到灾害研究领域,共同构筑灾害学学科体系。在“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大背景下,1990年以后,我国灾害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确立了灾害学学科体系,形成了灾害学研究的三大领域:理论灾害学、部门灾害学和灾害对策学。与此同时,自然灾害的研究不断在各个灾种上深入并进行具体研究,比如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灾害等。应该指出的是,台风灾害作为自然灾害之一,其研究和灾害研究的整个理论体系是 相联系的,是灾害研究的具体化和在台风灾种上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学者在灾害理论的框架下提出了台风灾害链的致灾理论,其后许多学者在台风灾种上进行了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以及一些灾情评估的实证研究。经过对相关研究归纳,台风灾害的研究在灾害研究的体系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台风灾害系统论研究、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台风灾害灾情评估研究、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研究、台风灾害经济学研究以及台风灾害对策理论研究等。22台风灾害系统论研究灾害的评估研究是建立在灾害孕灾、致灾理论的基础上。19世纪20年代,地理学5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第2章台风灾害评估理论与实践综述家对自然灾害进行研究,将灾害与“致灾因子”相联系,研究一些特定致灾因子如洪水White,1945、地震、干早等,形成了致灾因子论,其风险评估主要集中在致灾因子的再现率、超越概率的计算Tucher,BE,MErdic,CNHwang,1994。后来的学者发现灾害损失与年剧增,其原因在于区域及全球环境的 变化Park,C,1995,他们对灾害的研究开始注重孕灾环境的变化,形成孕灾环境论,其风险评估也考虑到区域自然环境的动态变化。也有学者认为没有承灾体就没有灾害TurnerII,BLandWBMeyer,1991;CarraraandFGuzzeth,1995,他们关注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和资源,形成承灾体论,这时候的风险评估在对承灾体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承灾体的脆弱性易损性评价。随着灾害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从系统观念出发,将灾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Blaikie等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综合作用的角度,认为灾害是承灾体与致灾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CannonBlaikie,DavisIPTandWisnerB,1994。马宗晋等强调灾害的综合调查和系统研究马宗晋等,1994;赵阿兴,马宗晋,1993。史培军提出了灾害系统论,认为自然灾害的灾情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三者之间相互作用造成,其程度由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致灾因子的风险性 及承灾体的脆弱性共同决定史培军,1996,其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就包括致灾因子风险、承灾体、孕灾环境的各个方面评估。目前的共识是区域灾害是引起灾害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不同的研究者强调的重点不一样,有些学者强调致灾因子,如前述致灾因子学派;有些学者强调承灾体;对孕灾环境在区域灾害形成中的地位的认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它是一个使灾情相对扩大或缩小的因素,并不是一个直接动力。自然灾害的系统论应用于台风灾害之中,一些学者提出了台风灾害的系统论并在文献中相继研究台风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以及承灾体。一些学者指出,台风灾害的孕灾环境是指台风途经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理环境、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因素,而且不同地区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在台风灾害系统中,孕灾环境对灾害复杂程度、强度、灾情程度以及灾害系统的群聚与群发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史培军,1991)。台风灾害的承灾体是指遭受台风灾害侵袭的各种主体,包括人员、 农作物、水利设施、通信交通设施、建筑物等。台风灾害的致灾因子具有多重性,海洋上为风浪致灾,海岸带为风浪风暴潮结合致灾,内陆则表现为大风,暴雨以及由暴雨引起的洪水。台风致灾6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统计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因子主要为暴雨、大风和风暴潮等,形成链式灾害(史培军2006)。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因子的脆弱性以及减灾防灾能力是台风灾害的四个关键因素(陈香2007)。图21:台风灾害灾害系统简图(陈香2007)23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灾害风险评估,是对灾害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致灾因子风险分析、承灾体脆弱性评价、孕灾环境稳定性评估等方面。狭义的风险评估则主要是针对致灾因子进行风险评估,即从对危险的识辨到对危险性的认识,进而开展风险评估,它通常是对风险区遭受不同强度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黄崇福,2000。 台风灾害的风险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情景预测法、模糊数学法等。我国学者采用以上方法对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如:曾令锋(1996)利用打分法,对广西地区的台风灾害风险进行了初步研究。冯利华(1999)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热带气旋风险评估,对我国东南沿海进行了风险分析。丁燕、史培军(2002)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广东省14个市辖区进行了风险评估,并且在对台风的风险模型中,选择研究人口密度、人均GDP和农业占GDP的比重这三个指标来刻画以上区域的台风灾害易损性。周俊华(2004)采用层次分析法对8个主要省份进行台风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中考虑了台风致灾因子与承灾体因子。陈香(2007)也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台风灾7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第2章台风灾害评估理论与实践综述害风险模型,在综合评价模型中想比周俊华采用了更多指标,对孕灾环境因子也进行了考虑,计算风险指数,对福建地区进行了风险区划。黄慧(2009)基于情景预测法,对上海地区台风灾害的风险进行了研究。 国外的风险评估除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风险区划的研究外,其主要特点是针对具体承灾体承灾能力的研究较多,比如建筑物(ZXLietal2002)、水坝(MYoshida,1998)的承灾能力的研究。其次是对风险的研究进行了更多的跨学科研究,因而其研究更为深入。如风险政府管理与民众响应的综合研究,以及风险在全球化进展中的跨界转移等,在风险研究中重视人类经济社会及文化行为的响应及驱动与抵御机制Wiedeman,2003;Umana,2003。与此同时,或把与灾害分析相对应的安全建设研究,或把风险分析相对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形成相联系,高度重视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系统对各种灾害的脆弱性响应水平,以及他们适应风险的能力Slovic,2003:Kleiber,2003。此外,国际上灾害与风险科学研究范围更宽,诸如灾害与风险的传媒研究、政府管理体制研究、信息共享机制研究、法律与标准研究、公众教育研究等,在我国均属尚未开展或刚刚开展的一些研究方向。24台风灾情评估研究与台风灾害的风险评价相比,灾情损失的评估侧重点不同。灾害 损失评估是指在掌握丰富的历史与现实灾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统计计量分析方法对灾害(包括单一灾害事故或并发、联发的多种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正在造成的或已经造成的人员伤害与财产或利益损失进行定量的评价与估算,以准确把握灾害损失现象的一种灾害统计分析方法。目前,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在台风灾情预测和评估方面做了相关研究,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致灾因子结合承灾体因子建立模型,预估灾情。还通过灾后的灾情因子各项指标综合计算灾情综合指数评估灾情。目前的研究主要采取回归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回归分析法中,一类是直接考虑致灾因子与承灾体因子。自变量是各个致灾因子,因变量是各个灾情因子,建立评价模型,进行灾情预估。另一类是通过灾情因子与致灾因子建立统计模型,其中统计模型中输入的灾情因子基本上采用了灾情综合指标,通过建立的模型用自变量致灾因子预估因变量灾情指标。 8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华南沿海台风灾害统计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1回归分析法。陈舜华(1994)采用回归分析法,分别用灾情因子,如受灾面积、倒损房屋和人员伤亡以及致灾因子,如台风中心气压、过程降雨量、登陆风力、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速等建立了联立方程模型。灾情因子作为响应变量进行福建台风灾害评估。林继生、罗金玲(1995)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定量评估灾害损失,建立了国民经济直接损失模式ELM和倒损房屋数量模式HCM和HDM等灾害损失预测模式,对登陆广东省的台风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刘玉函(2003)直接探讨灾情因子与致灾因子进行回归,探讨两者关系,进行预评估。第二类型的灾情评估研究如卢文芳(1995)采用灾情因子人员伤亡农田受淹及房屋倒损,利用冯利华的灾害损失定量计算建立灾情指数,并通过与致灾因子的回归从而进行台风灾情的评估与预评估。钱燕珍等(2002)利用1949-1999年50年资料,利用人员伤亡、倒塌房屋和受淹农田等灾情因子建立灾情指数,并分别建 立与各致灾因子的回归关系式,同时建立直接经济损失与致灾因子的关系式,分登陆和影响两种情况来预评估灾情。孟菲等(2007)通过采用冯利华的灾害损失定量计算,利用灾情因子建立综合灾情指数,然后利用回归方法建立各致灾因子与灾情指数的回归关系式,从而对上海市台风灾情进行预估。2模糊数学方法。梁必骐、樊琦等(1999、2000)根据台风强度、登陆地区的社会经济等有关资料,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热带气旋灾情评估模型,对热带气旋可能造成的灾害经济损失作了计算和分级评估。马青云等(2008)采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减灾防灾能力、台风影响时间和致灾因子与脆弱性因子等10个因子构建综合评价系数,并与通过经济损失给出的实际灾情对比分析,从而对灾情进行预估与灾后评估。张永恒(2009)采用灾情因子构建灾级指数和致灾因子与脆弱性因子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数,通过对比分析检验两者联系,进行了浙江省台风灾情评估。3层次分析法。李春梅等人(2006)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广东省热带气旋灾害影响 评估模式中,利用1949~2003年登陆和严重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的特征参数、气象资料、直接经济损失和造成的灾情损失等资料,对参与评估的指标进行分层,分为中心最低气压、地理综合参数、风综合参数、雨综合参数4个亚评估指标和17个单项评估分指标,利用专家打分法进行相对重要性的判别,确立权重系数,最后建立“热带气旋综合影响指数”。并采用“热带气旋综合影响指数”对热带气旋灾害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评判。在台风灾害评估研究中,有的学者仅作实测性灾情评估。其主要是用灾情因子多个指标进行综合来评估灾情。例如,姚棣荣(2001)利用人员死亡、受淹农田、倒塌房屋9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第2章台风灾害评估理论与实践综述三个灾情因子,并采用冯利华的灾害损失定量计算方法计算灾情,对浙江省热带气旋灾情进行了实测性评估,并划分了等级。25台风灾害经济损失研究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和灾情评估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灾情评估中,评估的结 果往往是灾情的综合指数,用以表征灾害的严重程度。对于直接经济损失的测算,在灾情评估的统计模型中一些学者也进行了估计,但是这样的研究目前较少。此外,关于经济损失的概念,以及如何衡量灾害经济损失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杨?、徐刚等(2008)根据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特征,对自然灾害引起的各种经济损失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灾前经济损失、灾时经济损失和灾后经济损失进行评估。黄谕祥等(1994)研究间接计量灾害经济损失,探讨灾害间接损失的分类。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开展了灾害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并试图测算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如,徐嵩龄(1998)灾害经济损失概念与产业关联型间接经济损失计量。黄谕祥、杨宗跃、邵颖红(1994)灾害经济损失的计量。路琮、魏一鸣、范英、徐伟宣(2002)灾害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张显东等(1995)灾害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关系分析。关于具体灾种台风的灾害的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目前仍然十分少见。26台风危机管理研究 台风的危机管理与减灾对策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内容:1灾前防灾减灾研究。针对目前的灾害现状,我国部分学者在分析了我国当前减灾工作状况后,提出了建立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的意见(马宗晋等,1990,1992),并对建立这样一个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了分析,对减灾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尽论述(马宗晋等,1991;马宗晋等,1998),指出我国的减灾系统工程应包含十个方面: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灾灾后安置与重建、教育与立法、保险与基金、规划与指挥。国内学者普遍意识到减轻台风灾害应从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入手(王同生,1996;陈香、林炳荣,1998;叶雯,2002;杨明兴,2007)。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江海堤围建设和管理;采用生物措施,消浪固滩,保护堤围;提高江河的蓄洪、排洪能力,减轻暴雨灾害;改进台风区房屋建筑。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建立防御台风的工作体系;制定防御灾害的规划和预案;提高台风预报精度;防御台风工作要正规化、规范化;加强减灾及其对策研究;加强宣传教 育,提高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