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及应用

史学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及应用

ID:1251682

大小:10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09

史学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及应用_第1页
史学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及应用_第2页
史学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及应用_第3页
史学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及应用_第4页
史学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学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60史学:在主观与客观之间——从顾颉刚难题到层累说的变型刘光胜清华大学历史系[摘  要]:如何在现代学术立场上,证明古书、古史的真伪是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从“顾颉刚难题”到“汉代改造说”、“古代文献不断重写”,层累理论不断发展,我们对进行了深入剖析。今天的史学研究中有把王国维和顾颉刚刻意对立起来的倾向,其实他们活着的时候也不是这样。二重证据法和层累说应当结合起来,用二重证据法探讨古史

2、真相,用层累说积极的一面,研究传说演变,那么,我们古史研究又会是一番新的景象。[关键词]:史学;二重证据法;层累说;“汉代改造说”;“古代文献不断重写”1925年王国维先生给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讲课时,提出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互证的二重证据法,他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以断言矣。”王国维:《古史新

3、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王国维先生主张历史学应和考古学结合起来,借助地下新出土材料,来考辨古书的真伪,不可轻易怀疑、否定古书,明显对顾颉刚疑古持否定态度。顾颉刚先生对王国维的说法并不服气,他说:“今人恒谓某书上某点已证明其为事实,以此本书别点纵未得证明,亦可由此一点而推知其为事实,言下好像只要有一点真便可证为全部真。其实,任何谬妄之书亦必有几点是事实。《封神榜》,背谬史实之处占百分之九十九,然其中商王纣、微子、箕子、比干、周文、武等人物与其结果亦皆与史相合。今本《竹书纪年》,伪书

4、也,而其搜辑《古本纪年》亦略备,岂可因一部之真而证实其为全部真邪!”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第2340-2341页。顾颉刚认为,古书造伪,必然有一定的原始材料作依据,仅凭古书零星内容与出土文献相合,就能判定某书为真书吗?张京华先生把顾颉刚的上述回应称为“顾颉刚难题”,他认为“顾颉刚难题”收稿日期:2010年5月26日發佈日期:2010年5月26日頁碼:16/16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

5、?Src_ID=1160包含两点内容:一是考古学能否提供第一时间的原始记录来印证古书的年代?二是提供的原始记录从数量上能否印证古书的全部内容?他说:“上古实物特别是文字与文献的遗失,使得‘以全部之真证全部皆真’为不可能,使得古史重建‘拿证据来’为不可能,使得疑古‘永远有理’。”张京华:《顾颉刚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2期。尧舜禹时代,是史料极匮乏的原史时期,系统性的文字是否存在尚存疑问,我们虽然坚决否认“禹为动物,出于九鼎”的说法,但如何从学术角度回应顾先生对古史、古书的质疑呢?一、二重证据法与古史再现顾颉刚先生否认

6、尧舜禹原始记录的存在,他说:“三皇五帝,我敢豫言到将来考古学十分发达的时候也寻不出这种人的痕迹来。”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第二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李扬眉先生认为,传世文献中的东周、夏商以至于更为古远的历史,是拿不出可靠的“证据”——“直接的史料”来的;既无法“拿证据来”,“三皇五帝”的上古旧说无疑也随之丧失了它们的“信史”及“史实”地位李扬眉:《“疑古”学说“破坏”意义的再估量——“东周以上无史”论平议》,《文史哲》2006年第5期。。2003年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被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玉器和手工业作

7、坊遗迹,还有少量扁壶朱书文字。陶寺遗址经碳十四年代测定,距今约为4600年至4000年左右,和古史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相当。陶寺遗址面积约为280万平方米,为目前发现的当时中原地区最大的城市遗址,它和东汉应劭、郑玄所说的“尧都平阳”地址相合,顾先生“尧舜禹原始记录不存在”的预言不攻自破。顾颉刚先生说夏代史只是传说的堆积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40页。,杨宽认为,夏以前的古史传说全部来自殷周时代的神话,它们只可用作殷周时代的史料,不能用来解释殷商以前的历史杨宽:《先秦史十讲》,复旦大

8、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1983年偃师商城发现后,学者将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和偃师二里头遗址加以比较,证明二里头遗址为夏都斟寻所在地李伯谦:《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贡献》,人民日报(理论版),2009年8月7日。。我们认为,斟寻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