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神话说”的异同及超越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神话说”的异同及超越

ID:12450186

大小:4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7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神话说”的异同及超越_第1页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神话说”的异同及超越_第2页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神话说”的异同及超越_第3页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神话说”的异同及超越_第4页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神话说”的异同及超越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神话说”的异同及超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文由shadowsxp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第1卷第6期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Vo.1No.6l                 2009年12月TheoryandPracticeofContemporaryEducatinoDec.2009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神话说”的异同及超越3杨 琦(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 :中国传统译论以其深远的哲学和美学基础在译界占有一席之地,许多影响深远的翻译思想与西方翻译家不谋要而合。然而,就其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关注方面而

2、言,中国传统译论则稍为逊色。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突破对等理论的限制,强调翻译的目的,使译者与译文的地位凸显,对中国的传统译论既一脉相承,更有超越之处。将傅雷的“神似”说及钱钟书的“化境”论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进行比较,探究译者地位的提升和主体性发挥的重要性,进而探讨译者由“媒婆”向“千面人”转变的趋势。关键词:“神化说”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异同与超越;译者;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09)06-0119-05茅盾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从前有人说,创作是‘处女’翻译不过是‘,媒婆’意谓翻译何足道,创作乃可贵,耳

3、。[1]而最先提出此论的是郭沫若先生。无独有偶,当代”文学大师余光中先生也曾提到过“媒婆”一说,“大翻译家都是高明的‘文字媒婆’他得具有一种能力,将两种并非,一见钟情甚至是冤家的文字,配成情投意合的一对佳偶。[2]在他看来,译者就是在文字间做“”媒婆”让两种文,字在译文中相互妥协,和睦相处。上述二者虽然都将翻译或译者等同于“媒婆”但前者是在鄙夷翻译,无视译者之,于原作作者的主体性,而后者则认为充当媒婆的译者能够将两种不同的语言处理得相安无事,相得益彰是很了不起的。虽然茅盾先生也曾纠正过绝对的翻译等同于“媒婆”之说,但纵观译者在东西方翻译史上的地位,中国的

4、传统译论从三国时支谦的“因循本质,不加文饰”到后来风行的,“文质之争”从严复的“,信达雅”,到傅雷的“说神似”,说再到钱钟书的“化境”,以及西方语言学派的等值说等等论都是未摆脱从语言学层面来评价译者,译者只不过是在这些更高的要求下逐渐变成了依附于原文的奴仆,左右斡旋的“媒婆”抑或是带着脚镣的“,舞者”。而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译者的身份和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打破了以原语为中心的静态研究模式,将翻译视为一种以译者为中介的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虽然在某些方面与中国传统译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它

5、更强调突出译者3收稿日期:2009-09-09为实现不同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试图比较“神似”说及“神话”论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异同,从而揭示出后者更重视译者主体性,并对译者角色做了进一步思考。一 神似”化境”“和“归结为“神话说”翻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因为它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变,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移植,正如理查兹所说:“我们面对的很有可能是宇宙进化过程中最为复杂的一件事。[3]而正是面对如此难事,想要做到曾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严复的“信达雅”又谈何容易。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继承了中国近代自鲁迅、茅盾、郭沫若、闻一多

6、以至林语堂、朱生豪等人关于艺术作品翻译须‘传神’的观点,又结合自己对于艺术的深湛修养,从临画的方法推导出翻译的原理,反复强调了‘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观。[4]他在《高老头?重译本序》”开篇言道:“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象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是神似”认为“,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在他看来,原作是一件艺术品的,经过翻译,还应该是一件艺术品。所谓“重神似不重形似”是指神似形似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舍形求神”。神似形似,浑然一致,是为圣境;但不能两全时,则不要拘泥字面,死于句下。为了颇得神气,可以略于形色[1]。作者简介:杨 (1984-)

7、,女,陕西宝鸡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琦119如果说神似论是将我国传统美学的“神似”这一重要论点引入翻译,将翻译提升到美学范畴和艺术领域,那么钱钟书的“化境”说则是把翻译从美学的范畴推向了艺术的极致。如果说“”信是发现了语言形式的对应不一定就是意义的对应,那么“”化是认识到了语言意义对应并非意味着文学意义的对应[5]用的领域,她把翻译看做是有目的的驱动、以结果为中心的交际活动[9],认为“翻译并不是简单的翻译词、句或是文本,而是引导潜在的合作,跨越文化障碍,促进功能性的交际。[10]随后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翻译理论,在原”有理论的

8、基础上,提出“功能加忠实”理论。功能指的是使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